小说园

小说园>西安长恨歌剧情介绍 > 第三章 长生劫 3(第2页)

第三章 长生劫 3(第2页)

“谢他?为什么?”

“因为……哎呀,你们此行以青城山寻仙为由,好歹总得上一次青城山,否则也太说不过去了嘛。元大才子很有道理。”崔淼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又问,“那么静娘,你们找到薛涛了吗?”

“崔郎此刻不就置身于薛涛的静室中吗?”

“就是这里?”崔淼惊奇地朝周围乱看,却一眼撞上韩湘似笑非笑的脸,“你醒啦?”

“你们说得那么热闹,人家也没法睡啊。”

“可是,主人呢?薛涛到哪里去了?”

“我们来晚了。”韩湘叹了口气,“我们打听到,薛涛近两年中一直在真武宫中修道,便直奔此地而来。谁知观中人却告诉我们,就在一个月前,薛涛突然不告而别了。”

崔淼瞪大双目:“又一个不告而别?”

韩湘道:“可不是。而且,真武宫中有炼师才从成都回来不久,说薛涛肯定未曾返回浣花溪的家中。也就是说,继王质夫之后,薛涛也失踪了。”

“这也太、太……”崔淼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裴玄静道:“所以我们才决定先在此借宿一晚,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哪里想到,今夜会如此热闹。”

崔淼道:“不过今夜所发生的事情,至少说明来找薛涛的方向还是对的。”

“肯定是对的。”裴玄静的声音有些异样,她举起手中的油灯,“崔郎,你朝墙上看。”

其实崔淼进屋就注意到墙上有题诗,但因光线太暗看不清,现在有裴玄静照亮,便一目了然了。

那是一首五言绝句: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崔郎善解诗迷,从这首诗中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崔淼向裴玄静微笑:“静娘谬赞,这首诗太容易解了。燕市一句,指安禄山尽起燕蓟之人为兵;函关一句,说的是大将军哥舒翰于潼关大败,京城失守,叛军长驱而入。山下鬼,是一个‘嵬’字,即马嵬驿。而杨玉环,便是在那里被高力士以罗巾缢死的。”他说着长叹一声,“此诗若是放在六十多年前,安史之乱尚未发生时,或许还能算作诗谜。到了今天,却只能凭诗感叹了。”

“崔郎说得没错。不过,我想问的是,这首点明杨玉环殒命马嵬驿的诗,为什么会题写在薛涛于青城山中静修的丹房中呢?”

崔淼没有回答,韩湘却插嘴道:“也许是她闲来无事,想起杨贵妃的命运有感而发呢?”

“我们原先也以为,白乐天的《长恨歌》是一时兴起之作。可是事实呢?”裴玄静正色道,“我越来越相信,所有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我还无法参透背后的寓意,但是我想,王质夫正是开启这一系列谜题的钥匙。”

崔淼突然说:“不对,墙上的诗没有题跋,你们怎么肯定就是薛涛所提?也许是其他人写在墙上的?”

韩湘说:“这一点我们已经找真武宫内的女住持打听过了。据她说,此诗的笔体正是薛涛的。”

“果真是薛涛的笔迹?”崔淼又细细端详起题诗来。薛涛素有文名,在她的诗句中,既有“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这样的儿女情长,也有“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这样的雄浑声调。此刻看她的字迹,倒也飞扬倜傥,绝不同于一般闺阁的拘束小气。

他不禁感叹:“常听说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雄健。行书妙处,颇似王羲之。看来传闻非虚啊。”

裴玄静轻声说:“那个长安女傅氏之墓,也是薛涛立的。”

“什么?”两个男人一起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崔淼说:“是不是因为墓碑上的字迹相像?”

“不,墓碑上的字迹完全不像,当为他人所书,十分朴拙。”裴玄静摇头道,“但这里的字迹却是一模一样的。”她伸出手,将一个梅花形状的小石盒放在二人面前,正是刚才崔淼从墓中石俑旁边捡起的。

“方才你们填土埋尸的时候,我将它打开看了。”

裴玄静轻轻掀开石盒,从中取出一张黄色的符纸,放在崔淼和韩湘面前。

崔淼念道:“惟大唐元和十年,岁在乙未。有京兆府长安县女傅练慈,就当青城山真武宫外敬造千年之宅。今象就了,不敢不谘启告天上地下土伯山灵地祇,左至青龙,右至白虎,前至朱雀,后至玄武。今日对闭,诸神备守。练慈长生万岁。石人石契,不得慢临。若人吉宅,自有期契,天翻地倒,方始相会。急急如律令。”他抬头看着裴玄静,“这是什么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