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良自然乐呵呵的应道:“哈哈,你们跟着二叔好好干,不仅一日三餐有肉吃,一个月二叔还给你们半贯的工钱,如何?”
宁沂、宁涟闻言眼睛都放了光,连忙谢道:“多谢二叔。”
他们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全靠宁俭去码头卸货做工生活,完全就是负担。现在好了,他们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可以每月拿到半贯的工钱,简直就像做梦一般。
“三郎,听说这手抓饼的做法是伊尹老人家托梦给你的?”
四叔心情显然不错,笑吟吟的问道。
宁修知道像古代这种大家族,各房都是在一起行辈排序的。
除了二房只有宁修一个子嗣外,其余三房或多或少都有几个男丁,譬如四房就有两个男嗣,分别排行第七、第十。而宁修在整个宁家孙辈中排行第三,也就是三郎了。
。。。。。。
。。。。。。
第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宁修不知道四叔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便谨慎的答道:“回四叔的话,这手抓饼的做法确实是伊尹他老人家托梦给侄儿的。不过侄儿对做法进行了改良,旁人是绝对学不会的。”
宁俭砸吧砸吧嘴,眼中射出了贪婪的目光。
不过他并没有多问,只轻点了点头。
宁修的意思很明确,这手抓饼的做法只有我知道,你叫儿子来我家做帮工赚钱可以,但不要起打手抓饼配方的心思。
宁老爷子听出了这话语中的火药味,连忙在一旁和起了稀泥。
“三郎啊,你毕竟是读书人,这种事情就交给你父亲去做好了。当务之急,是明年的乡试,你若考中了举人,这手抓饼赚的银钱又算的了什么呢?”
宁修心中一沉。
祖父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在大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秀才便已经小有地位,中举更是一举迈入缙绅阶层。
宁家一共出了两个秀才,宁老爷子算一个,另一个便是宁修了。
看的出来宁老爷子对宁修十分看重,故而才会一再强调让宁修注意温书,莫要因为做手抓饼而分神。
这番话肯定是有真情实意的,不全是为了说来帮衬四叔家。
“大父教训的是。孙儿一定好好温书,争取早日中举。”
宁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笑着点头道:“这就对了。老二啊,你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当好好珍惜啊。”
宁良连声称是。
老爷子又闲话了几句,便找了个由头和四叔宁俭一起离开了。
看的出来四叔临走时还有些不舍,难道他也想留下来在宁记食铺做帮工?
不待多想死鬼老爹便咳嗽道:“三郎啊,方才你大父怎么说来着,你专心读书就好,这做手抓饼的事情便交给爹好了。”
宁修态度恭敬道:“爹教训的是,不过七郎、十郎才刚来一切都得熟悉,您一个人忙的过来吗?”
“臭小子,你爹我这些年都这么过来了,不用你操心。”
宁良笑骂道。
宁修心中一阵腹诽,要不是手抓饼大赚了一笔,现在这死鬼老爹恐怕要举着擀面杖把自己往家外赶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