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最才子全文免费笔趣阁 > 第164部分(第2页)

第164部分(第2页)

就定睛看过去,这一看,却吃了一惊:果然是个名人啊!

对吴节来说,所谓的名人至少得要在史书上有所记载才算得上。却是,这人的名字不但在被记录在《明史》上,还占了一定的篇幅。

这人是嘉靖八年的进士。进过翰林院,在最近十来年也算是政坛上的红人。也是严嵩一党的得力干将。

这人的名字叫赵文华。在嘉靖八年走进政坛之后,历任刑部主事、山东东平州同知、一省布政使、工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曾经总督过江南军务,主持过剿倭战事。

他在江南主持军务的时候,因为根本不懂军事。就一心捞钱,大小事务完全依赖胡宗宪。胡宗宪剿灭徐海。俘获陈东,赵文华以大捷上报,归功于上玄。世宗大喜。祭告郊庙社稷,加文华为少保。

这是明显的抢功行为,但严嵩父子却默许了,甚至写信给胡宗宪,让他将功劳让给赵文华。

可以说,赵文华之所以能够身居高为。甚至入阁有望,都是严党一手扶持所致。

可惜这人在做到六部的堂官之后。日益骄狂,不将严嵩和严世藩放在眼里,触怒了小严,被开除出了严党阵营。

年前,李炜父子修葺玉熙宫,因为进度缓慢,嘉靖又急着在要搬进去过年。心中烦躁,登高巡视,却发现宫外西长安街有一处府邸甚是华美,起精致恢弘处,已与陆炳、严嵩府比肩。

便问这是谁家宅第,当是,严嵩正好在皇帝身边,一想到赵文华居然叛出严党,就有心摆他一道。

想起赵文华,严嵩就来气。这人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种地位,还不是他一手扶植。可以说,赵尚书是严党仅次于胡宗宪的一面大旗,连这人都叛变了,对严党的打击极大。若不乘机收拾掉立威,有如何能稳定住浮动的人心?

于是,严嵩就举报赵文华在江浙前线贪污腐化,杀良冒功,欺骗朝廷。

嘉靖皇帝本来就看赵文华的华宅不顺眼:陆炳和严嵩的宅子宏伟且不说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富贵可是朕默许了的,是朕的恩典。你赵文华什么玩意儿,老子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你凭什么住得这么好?

见嘉靖同了怒,严嵩心领神会,下去之后,立即让人上了一道弹劾折子,又说赵文华在主持南方战事期间得了病,身体欠佳,不宜再担任尚书一职。

嘉靖批示:文华既有疾,可回籍休养。

就这样,将他从工部尚书上拿了下来。

事发期间,吴节并没在西苑当值。后来他看到邸报之后,又同黄锦谈论过这事,这才知道事情的先后原委。

一提起赵文华,黄锦当时就笑了笑:“此人虽然是进士出身,可圣贤书都不知道读到哪里去了。一旦得势之后,就目高于顶,什么人都看不上。为人又狂妄骄横活脱脱一个小人,就连他的老上司严阁老,也敢倒打一筢。怎么说呢,借士贞你《石头记》中的一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现在可好,丢了官位,不但他以前所得罪过的清流拍手称快。就连严党也是弹冠相庆,做人做到天怒人怨,人见人憎的地步,也真够失败的。到如今,赵文华就是个狗不理,孤家寡人一个。”

按照真实历史的记载,赵文华失势之后,准备回到慈谿老家养病。恰逢其子锦衣千户赵怿思以斋祀停封章日请假送父,世宗大怒,借此黜文华为民,其子遣戍边卫。

赵文华忧愤于心,死在回乡的路上。

这个赵文华的人品如何,当初和吴节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依真实历史上来看,这个赵大人得罪了朝中的所有官员,再无翻身的可能,现在应该在回家的路上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人居然做了自己会试的副总裁。

会试的副总裁可是一个广收门生,蓄养人脉的还机会,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是朝廷个派势力较量之后的结果。

赵文华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居然得了这么一个美差,这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诡异。

吴节心中疑惑,突然间,他身子一震,猛地想起听黄锦说过的一句话:“咱家听说赵文华这阵子到处送礼,态度也非常谦恭,想让朝中的大员们帮他说说话。可惜,他送出去的礼物,都被人跟退回来了,唯独景王留下了他送过去的的炭敬。”

看来,赵文华之所以能够得到副总裁的差使,这其中景王肯定是用了力的。

不过,景王不过是一个藩王,能力还不至于大到这等地步。再说,这事还需嘉靖点头。

这个皇帝,不知道在想什么。明明是恨不得将赵文华一捋到底……对了,照理说,赵文华丢掉尚书书一职之后,言官们肯定会顺利上折子弹劾的。偏偏这阵子都察院平静得很,灭有任何动作。

如此说来,朝廷各派都已经达成了默契。

吴节想了半天,死活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正想着,赵文华的轿子过来了。这人现在已经没在尚书任上,可依旧使用的是二品大员的仪仗,四抬大轿。队伍前的牌子也举得招摇,什么:工部尚书、进士及第……比最前头的徐阶还威风气派。

刚从一桩政治风波中脱了身,眼见着看到一丝翻身的机会,却如此不低调,可见其人平日是如何的嚣张。

说来也怪,赵文华的轿子的门帘和窗帘子都大敞着,可以直接看到赵文华的模样。早春二月,天气还是有些冷,这么大敞着门窗,一般人都经受不住,更何况他还是个老头子,着就让人有些奇怪了。

吴节好奇,定睛看过去,却见里面坐着一个面容蜡黄的,六十来岁的老头。他一脸病容,看起来气色显得灰败,但人却胖,额头上好象还挂着一丝汗气,时不时用手巾擦一把脸。

吴节皱了一下眉头,他虽然不懂医,却也能够看出这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这么凉的天,赵文化居然还满头是汗,显然是内热所至。

目光有落到赵文华高高坟起的肚子上,吴节突然想起真实历史上的记载。就在赵文华回乡的路上,听到儿子被发配到边疆,而自己又被废为平民“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也就是说,赵大人又忧又愤,有手使劲抓自己的肚子,以至于把肚子都抓破了,五脏流出而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