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算是老朽出的手,计算今日没我在。就凭他们所说的那句话,你不也有千种手段收拾他们?老头子被你喊了一声黄叔,自然要冲锋再前,把场子找回来。吴节,你我是一家人吗,呵呵,咱们自己人被人欺负了,那是断断不能将这口气咽下去的。”
吴节心想:谁跟你们太监是一家人,那我不也成太监了?
“对了,这两人的学问如何?”黄锦突然问。
“还不错。”吴节有些奇怪:“老黄你问这个做什么?”
黄锦:“马上就是乡试,人能中吗?”
吴节:“他们的学问很好,中个举人应该不难。”
“那么,进士呢?”
吴节想了想,回答说:“这就不好说了,进士科难度极大,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运气很重要。运气好,一次就能过了,运气不好,就算再考十年二十年也是一样名落孙山。”
“恩,以陆家的权势,定然不会让族中子弟这么撞大运式地考下去。估计是先给他们谋个官位,然后再慢慢考,一来免得蹉跎了岁月,二来也可以让子弟们多些历练。”
黄锦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陆指挥,你都是半死的人了,如今又失了宠。你孙子得罪了老头子,这事得拿个说法出来。!。
第一百五十九章算得了什么
从陆府到吴节家还有一段路,说了这番话之后,估计是黄锦已经有些疲倦,毕竟是五十多岁的老人。古人老得快,更何况太监淫阳不调,身体比起普通人来要虚弱些。
于是,黄老太监就闭上眼睛将头靠在车避上歇气。
吴节不便打搅,便抖开折扇,不紧不慢地扇起来。
又过了好一阵子,就到了吴节的宅子0
这次黄锦也没有让马车回避,径直让手下用车堵住大门,大摇大摆地随吴节进宅子里去了。
蛾子等人都在,还没有睡觉口吴节从早晨出去,天黑还没回家,让大家都有些担心。
见吴节回来,蛾子自然免不了一通埋怨。
吴节笑了笑,说:“蛾子,帮我收拾写换洗的衣服,我估计会出门一段日子。家里没什么事吧?”
“出门一段日子,怎么了?”蛾子有些奇怪,不禁问。
吴节道:“没几天就是乡试,学堂那边我也不打算去了,实际上这段日子再去学堂也学不了什么东西。那里人也多,闹得很。还不如找个地方清净一下,好好地将先生以前所教授的学问整理归纳出来。这种效果,比起去学堂却好上许多。我刚才在城外找了家僻静的道观,准备在那里寄食些日子。这位就是道观里的老黄,他陪我过来的。”
吴节指了指黄锦。
蛾子也不知道大考之前其他学子是否都会找个僻静的地方温习功课,不过,以她以前在南京时的所见所闻看来,大凡读书人,都喜欢找个不被人打搅的地方钻研学问口如今的京城中满眼都是读书人,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往年来参加会师的举子。名落孙山之后,也懒得回家,索性在京城住下来,准备参加三年之后的进士科考试。
古代的交通都不发达,比如甘肃的举人来京城参加开始,路上就得耽搁半年。若考试结束后回家,又得半年,回家呆不了七八个月,还得再次起程去京城考试。一来一去,路上耽误的工夫就大了,也吃不了那种苦。
所以,许多偏远地区来的举人们在落榜之后,大多选择留在京城,一边读书,一边等着参加下一届会试。
为了节约,很多人都会选择一间偏僻的寺院或者道观住下。
如此一来,住寺观倒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
所以,当吴节说出这段话时,蛾子并不觉得奇怪,反觉得本该如此。
忙点点头,朝院子里喊了一声:“桂枝,快快快,帮公子准备衣物,中衣要两件、袜子至少得三双。对了,公子刷牙的刷子和青盐也得带上。”
“诶,好的,就去!”连老三的女儿在屋里应了一声,忙开了。
蛾子喊完,又看了黄锦一眼,不住道:“黄叔叔,我家公子从小身子就不好,又是个交生惯养长大的,这次去你们那里,还请黄叔叔多多关照。”
说完就不住鞠躬,然后飞快地端来热水和棉巾,让黄锦抹脸。
黄锦用热毛巾抹了一把脸,笑着对吴节说:“吴公子,你这小丫头真是不错。你身子真的不好吗,看不出来呀?”
就看着吴节那具型男的身体不住看。
“小时候是有些差,现在好多了。”吴节应了一声,又想起一事,顾不得黄锦在旁边,急着对蛾子说:“对了蛾子,刚才我去见唐小姐了,你准备的东西我已经帮你带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