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到年底,除非有什么剧变使他改变主意,否则他就打算永
远离开汽车工业了。
… 364
二十二
二十二
两星期前,汽车就停止生产了。生产一停,安装专家承包
队顿时开进厂里,他们的差使是把老的一条流水线拆掉,另造
一条新的,用来生产“参星”。
这个任务规定四个星期完成。过了四个星期,“参星”的
首批产品——“头等大事”——就会接连不断开出流水线,随
着,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星期里,陆续造出汽车,库存一批备货,
等到九月里,过了“参星”的正式问世日,就可以满足势所必
然的大量需要。此后,如果销路继续看好,生产速度就会加快,
成万成万辆“参星”就源源不绝出厂了。
规定给工厂改装的日期,只剩下两个星期了。每逢改换车
型的日子,马特·扎勒斯基总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活过这些日
子,这次也不例外。
装配厂的正规劳力,多半被临时解雇,不然就是不上工照
拿工资,因此只有计时工中的骨干分子才每天报到。但是,停
了工,马特·扎勒斯基和厂里经理部门的其他人员,非但没有
过得轻松一些,反而加重了工作负担,心事也多起来了,相比
之下,平常的生产日倒显得风平浪静了。
… 365
承包队的工作人员,象占领军一样,要这要那,纠缠不清。
公司管理处的工程师也都是如此麻烦,他们总是替承包队出主
意,帮忙,有时候就是碍手碍脚。
承包队的工作人员,象占领军一样,要这要那,纠缠不清。
公司管理处的工程师也都是如此麻烦,他们总是替承包队出主
意,帮忙,有时候就是碍手碍脚。
头痛的事大多集中在装配用的新奇复杂的机床上。从理论
上来说,这些机床性能良好,可是实际使用起来,往往不是那
么回事。虽然在技术上是承包人负责使整个系统运转自如,但
是,马特·扎勒斯基也知道,等承包人的班底一走,留下什么
毛病,少不得都要他来收拾。因此,现在他一刻不离地留心着
工程的进行。
最大的敌人是时间。从来没有一次改装工程时间充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