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耕对陈坤说道:“陈社长,这回不再怀疑我的身份了吧?”
陈坤有些疑惑的说道:“你说你没有妹妹,那么支持我们开报社的夏青是谁?为什么说是你妹妹,而夏家的人又不反对。”
夏耕笑了:“陈社长,别说她说是我夏耕的妹妹,夏家人不会反对,她说是我夏家的姑奶奶,是夏家家主,也不会反对。因为她是当朝摄政王,蓝王爷,蓝玫瑰。”
“啊?”屋子里的五个人差点没昏过去,心脏狠狠的抽动一下。几个人都去用手掏耳朵,认为自己没听错吧?好半天时间,陈坤才反应过来,用有些颤抖的声音问道:“你说夏青小姐就是蓝王爷?”
夏耕点头说道:“不错,当时你们出言戏弄,蓝王爷无奈之下,才假冒我夏耕的妹妹,取名夏青,你们说怎么办?”
袁永一下站起来说道:“当初出言戏弄的是我,与他人无关,夏大人要追究我承担。”
夏耕刚刚点头还没等说话,陈坤说道:“袁永别瞎说,蓝王爷要是计较,你我还有今天吗?”转身对夏耕说到:“夏大人,王爷有什么旨意尽管说,华夏报社是王爷开的,我们几位无以为报,就是身家性命不要也为王爷办好。”
其他几位也马上明白过来,袁永一阵脸红,这才明白自己比陈坤差远了。不错,蓝玫瑰要追究早就追究了,还会支持他们开报社吗?会让他们有今天这个成就吗?夏耕突然前来透漏这些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听陈坤表明态度,也连忙表示一定执行,万死不辞。
夏耕点头说道:“几位有情有义,也不枉王爷当初扶植你们。我来这里王爷并不知道,因为接下来做的事情,我们不能让王爷知道,也可能由此引来杀人之祸,不知五位有没有胆量去做呢?”
这回先说话的是徐庆:“夏大人,如果是反对王爷的言论请不要提,即使现在杀我们也不会去做的。”
夏耕说道:“反对王爷的事,我夏耕首先不会去做,但这件事夏家会拼上全家性命。不知各位有没有胆量?如爱惜生命请说,夏耕不强求,也不会和你们说什么事。“
这几个人不知道什么事,既然不是反对蓝王爷,还有什么危险的?蓝王爷是大宋的第一人,实际已然是皇上。不过时间不长,陈坤的眼睛一亮,他明白是什么事情,对夏耕说道:“夏大人可否容我和几位商量一下?”
夏耕点头说道:“请便。”
陈坤把四个人召到了另一个房间,夏耕坐在那里等着几个人商量。
心里想着在蓝王府里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整个徽州军系统,所有人共同召开的。军方人员,只有一个叶晴从江北返回,而各地休整的各军将领也派人回来,理自是向小姐汇报,共同恭贺新春。
当除夕的鞭炮声炸响的时候,大宋天下和江北大元的控制地区,共同进入欢乐的气氛中,虽然北方的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沉重的赋税让普通百姓生活艰难,但是这是朝廷的之意,为了彰显蒙古统制的幸福和和谐,一定要昔天同庆,各地一定要大肆的庆祝。
各地传言,这是忽必烈新纳的皇妃南宫蕊出的王意。原因就是南宫蕊是南宋人,春节思念家乡,为了让爱妃高兴,也为了体现大元朝的太平盛世,一定要昔天同庆。
南北两地在这一天里,进入了欢乐之中。而蓝王府的会议,也在过完年的第二天召开。这恐怕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没有蓝玫瑰的情况下,召开如此全员的会议。
今天会议的王持人是吕天成,以蓝玫瑰大弟子的身份王持这个会议。没有以往军政会议那么严肃,会议上大家都很兴奋。虽然没有正式说什么,可是像叶晴这样从前线回来的人,心中已然知道了怎么回事。
夏耕说是一年时间没有看到朱盼云也不对,因为春节这天的会议上就看到了。不过朱盼云有意躲开夏耕,双方什么话也没说,和没有见面一样。
对于在蓝王府开会,由吕天成王持没谁觉得奇怪。吕天成还是那样稳重,在会议上没有多说话,而说话最多的反而是林阳,其次就是李世文。叶晴在江北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过今天表现得还和以前一样,一脸的冰霜。林阳有意躲开叶晴的目光,蓝王府事件,叶晴重伤差点没命,武清蝉牺牲。叶晴怎么也消除不了对林阳的怀疑。林阳也知道,所以对会议的内容非常积极,也是说话最多的人。
最后吕天成总结了会议,由立法办公室的人主持,全体人员共同支持,听从办公室的指挥,推动小姐登上帝位。不能把徽州军打下的大好江山,拱手让给无能的大宋皇帝。
会议结果一致通过,具体由立法办公室主持,五个成员由吕天成为首,因为他是蓝玫瑰的大弟子,徽州军最早的人,也深得蓝玫瑰的信任,也是对小姐最忠诚的人。参加会议的人,共同发誓忠于小姐。会议后没几天,夏耕就找来了华夏日报社。正在夏耕思考的时候,陈坤五个人回来。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66章 闹春(四)
一石激起千重浪,华夏日报在第二天的头版头条,发表一篇署名利刺的文章。内容之尖锐,含义之深刻,把华夏日报变成了抢手货,一时间称得上洛阳纸贵。京城之内,只要是识字之人,无不人手一份。茶馆、酒肆,只要是公众场所,都会聚集了一群人,听着那些专门以读报为业的落魄文人,宣读这份报纸。
这篇文章明显的不只是针对读书人,而是针对所有人。文章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势,讲了一个故事。用的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地名和国度,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神仙世界,讲了一个很现实的故事。
按道理这样娱乐性的文章,都会排在日报的末版,今天却出现在头版上。其内容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大宋文化界审查一直很严格,当大家明白文章中所指是什么的时候,都是猜测纷纷。华夏日报社把这样一个敏感性的故事,以重要时政的方式,放在头版头条上,意义不难明了。
当时至午后的时候,内阁进行紧急会议,这是一篇如炸弹一样的文章。几个内阁成员面面相视。好长时间陆秀夫说道:“陈大人,华夏日报这是要干什么?”
陈宜中摇头说道:“我怎么知道这篇文章用语直白,很多地方显得没有文化,一个民间故事而已,我看不用大惊小怪吧?”
李庭芝说道:“陈大人,不能这么看。华夏日报的后台是谁你我都清楚,蓝王爷刚刚发出命令,让各局各部和内阁,同意接受皇上亲政学习,马上出现这样的文章,恐怕不能等闲视之。蓝王爷和太皇太后公开表示,将在最近时间过江指挥北伐战争,而且在一个月之后,就是春闱大比之日,这篇文章无疑火上浇油。”
王伦在内阁中很少说话,在具体政务中表现很高的才能,只要涉及到时政方面,一直是避而不谈。这样一个人,让内阁成员在研究朝廷政局的时候,直接忽略了他的存在。
李世文可能也知道自己是蓝王府的人,牵扯到统治权限问题时,一般保持沉默。
史弥的性格和心智,更多关注的是廉政方面的事,对这种风云变幻的政治争端,显得有些笨拙,也很有自知之明,尽量不发表意见。
这样一牵扯这些问题,就变成了文天祥、陆秀夫、李庭芝和陈宜中四个人发表意见。虽然这一篇文章是一个子虚乌有编造的故事,但内容和如今朝廷机构有八九分相似,所指的更加明显。华夏日报社又把它放在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