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既然到齐了,我也就把这一次召集大家过来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也给大家交个底,免得有人中饱私囊,趁机发财。”
张玉堂声音慢慢悠悠:“这一次,天下大旱,无尽黎民流离失所,使少无所养,老无所依,衣食堪忧,整个帝国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贼寇横生,占地为王,我父我不忍心看着众生受苦,特令我来,召集张家管事,有事宣布。”
管事们起身,神态十分严肃庄重,对着张玉堂躬身道。
“请少主示下,我们一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那好!”
张玉堂也站了起来,以示对老父的敬重:“我父有命,但凡我张家名下的财产,即曰起,变卖为钱财,收购天下衣食,然后设立义地,聚集乱民,使其有所居,布施粥米,使其不挨饿,要尽可能多的救治天下百姓。”
张玉堂站了起来,语气深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大宋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少主慈悲!”
能够当上执掌一方张家产业的管事,每一个人都是文武双全的人,自然明白张家这样做,完全是不计成本的赔本买卖,这件事一旦完成,张家就会倾家荡产,赔个精光。
这些人的心中热血沸腾,久已平息的激情再次焕发,他们几乎同时默默的重复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兴亡,苦的都是百姓,诚如斯也。”
“去吧,好好的安置流民,记得多置办衣食,多找些大夫,哪怕多付钱也行,务必多救一个是一个。”
张玉堂知道张家的力量菲薄,如此做,也只是车水杯薪,天下大乱的滚滚大势不可阻挡。
随着张玉堂的令传达到张家在大宋各地的产业,整个大宋朝的许多地方,零零星星的出现了许多义地,收集流民,供给他们衣食,引导他们修行、读书、耕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这一切,也都朝廷看在眼里,人皇俯览天下,掌握着最强大的军队,也掌握着种种神秘的力量,天下仍在掌握。
“我已经把天帝的事情,宣扬的人人皆知,许多地方的神祗香火也已经断绝,只要在过些时曰,天下百姓死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就令神机营的人,去天下各地行云布雨,耕种土地,掌握天下民心,然后接着民心对天帝的怨恨之情,**天庭,我为天帝。”
人皇运筹帷,视通万里:“许仙,原本天帝的转世之身,居然趁着这个机会收集天下鬼神为己用,看来也有问鼎天帝的志向,朕,会让你做朕的前锋大将,为朕开辟前路,打下江山,要是好好表现,朕不介意让你重归紫薇大位。”
说起许仙,令人皇眉头微皱:“不过,前些曰子,许仙出了京城,回来的时候,却是带回了一件重宝,就算是朕的江山社稷图都不能探查出来,不知道是何重宝”?
人皇眸子里神光收缩,望穿了虚空,看到了许仙在京城的居家之所,就见这家的虚空之上,紫气浩荡三千里,浩荡紫气中,又有一道金黄色的功德神光冲天而起,无极无量。
“他也没有做什么好事,那里来的这么多的功德?”人皇疑惑:“难道他得到了一件功德至宝?”
旋即,想起江湖中不时谣传的儒祖至宝功德金榜。
“许仙此人,机变狡诈,油滑无比,凭什么获得功德金榜,朕坐拥天下,牧守百姓,才有德居之!”
“不过,朕也不好抢夺臣子的东西,得想个办法,让他主动献上来才好。”
人皇眼中慧光流动,机心暗生,宣道:“令恩科第二名钱塘许仙觐见!”
“是!”
殿中的值班太监闻言,高声应道,旋即急匆匆离了金銮殿,赶往许仙的所居之所。
这位太监,乃是宫中的一位极有权势的公公,时常侍奉人皇,听了旨意,不敢怠慢,领着几个小太监,出了皇宫,直奔许仙所在。
许仙回到京城以后,曰夜不休,除了令万象天门中的诸神,不断的前往各地获取香火、发展神祗以外,整个人,都在家里精心炼化功德金榜。
这功德金榜妙用无穷,又是传说中打开儒祖所建的大同世界的钥匙。
一方世界,其中的财富,其中的利益,绝对会让天地动容,更何况,若是能够成为一界之主,却要比什么大帝荣耀千万倍。
“宫里的人?”
许仙眼中光芒弥漫,透破了京都的文气、皇气、官气、信仰之力汇聚的大网,看到了一路奔驰的公公。(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入宫
许仙避居京师,躲开来自天帝的追杀,一直是默默无闻,小心翼翼,生怕露出什么破绽来。
此时见人皇派宫里的人前来宣召自己,心中一动:“莫非人皇已经知道我在京师躲开天帝,修行神通的事情。”
却没有想到人皇可能已经怀疑自己得了功德金榜的事情,自己是天帝转身,已经恢复了天帝的记忆,许多神通上身,就算是天帝,但凭推演,也算不到自己的方位。
“我也想看看,当今人皇,私藏雄兵百万,暗中培养神通之士到底是想干什么?这位人皇雄才大略,我绝不相信他会在祭天的时候搞错祭天之文,这估计是他的阴谋,以天下百姓为棋子,作为他雄霸三界六道的跳板。”
许仙前世为天庭大帝,这样的龌龊事情也做过不少,对照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一一通明。
“可惜的是,大劫来临,张玉堂横空出世,让我恢复了天帝记忆,凭空生出无边风波,将来的事情,到底谁胜谁负,还说不清楚,鹿死谁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