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便来投拜求戒,却被拒之于山门之外。六十年后重来,垣
瓦依旧,人事已非,可叹啊可叹。”
众僧听了,心中都是一震,他说话颇有敌意,难道竟是
前来寻仇生事不成?
玄慈说道:“原来师兄昔年曾来少林寺出家。天下寺院都
是一家,师兄今日主持清凉,凡我佛门子弟,无不崇仰。当
年少林寺未敢接纳,得罪了师兄,小僧恭谨谢过。但师兄因
此另创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德于佛门。当年之事,也未
始不是日后的因缘呢。”说着双手合十,深深行了一礼。
神山上人合十还礼,说道:“小僧当年来到宝刹求戒,固
然是仰慕少林寺数百年执武林牛耳,武学渊源,更要紧的是,
天下传言少林寺戒律精严,处事平正。”突然双目一翻,精光
四射,仰头瞧着佛祖的金像,冷冷的道:“岂知世上尽有名不
副实之事。早知如此,小僧当年也不会有少林之行了。”
少林寺千余僧众一起变色,只是少林寺戒律素严,虽然
人人愤怒,竟无半点声息。
玄慈方丈道:“师兄何出此言?敝寺上下,若有行为乖谬
之处,还请师兄明言。有罪当罚,有过须改。师兄一句话抹
煞少林寺数百年清誉,未免太过。”神山上人道:“请问方丈
师兄,佛门寺院,可是官府、盗寨?”玄慈道:“小僧不解师
兄言中含意,还请赐示。”神山道:“官府逮人监禁,盗寨则
掳人勒赎,事属寻常。可是少林寺一非官府,二非盗寨,何
以擅自扣押外人,不许离去?请问师兄,少林寺干下这等残
凶霸道的行径,还能称得上‘佛门善地’四字么?”
玄慈向那天竺胡僧哲罗星瞧了一眼,心下隐约已明七僧
齐至少林的原因,说道:“上人指摘敝寺‘强凶霸道’,这四
字未免言重了。”
神山望眼如来佛像,说道:“我佛在上,‘妄语’乃是佛
门重戒!”转头向玄慈方丈道:“请问方丈,贵寺可是扣押了
一位天竺高僧?这位哲罗星师兄的师弟,波罗星大师,可是
给少林派拘禁在寺,数年不得离去吗?”说话时神色严峻,语
气更是咄咄逼人。
玄慈转头向戒律院首座玄寂大师道:“玄寂师弟,请你向
七位高僧述说其中原因。”玄寂应道:“是。”向前走上两步。
他执掌戒律,向来铁面无私,合寺僧众见了他无不畏惧三分。
虚竹更加不敢向他望上一眼。
只听玄寂大师朗声道:“七年之前,天竺高僧波罗星师兄
光降敝寺,合寺僧众自方丈师兄以下,皆大欢喜,恭敬接待。
波罗星师兄言道,数百年来,天竺国外道盛行,佛法衰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