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片野生水稻。”
江南打量着面前翠绿色的植物,惊喜万分道。
这些水稻与杂草长在一起,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不一定发现。
江南缓步上前,伸手摘了一株,轻轻一撮,发现颗粒饱满,很有质感。
将其凑到鼻子前,用力一吸,还可以闻到一股股稻香。
“这些野生水稻可以吃,而且口感还很不错。”
“我准备采摘一些回去,到时候,栽种在大榕树下,另外在主岛的别墅附近也载一些。”
“如此一来,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就算偶尔来原始岛探索,同样也可以吃上。”
“试想一下,在野外欣赏着风景,吃着大米饭,那是一番怎样的风味。”
说话间,江南的表情都已经变得美好起来。
他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着那一幅幅画面。
直播间的观众们并不是很懂,抛出了一些问题。
“野生水稻可以吃?”
“真的假的?”
“我还从来没有吃过呢!吃到嘴里,会不会很苦涩?”
“不管苦涩不苦涩,岛主在野外能够吃上大米饭,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我感觉不管是野生水稻还是专门培育的精品水稻,只要颗粒饱满,那就一定会很好吃!”
“赞同!颗粒饱满,吃起来舒服!”
“不会吧,不会吧,这破路也能开车?”
江南又采摘了几株野生水稻,发现颗粒都很饱满,很少又坏掉的或者憋掉的。
他开口道:“我想大家应该是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野生的并没有培育的好。”
“其实不然,要知道,我们现在吃的水稻基本上都是培育杂交的。”
“至于从何处培育杂交,自然是通过野生水稻。”
“野生水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也是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为了能够找到适合培育杂交的野生水稻,有时候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溢出的野生稻丛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并命名为“野败”。”
“随后,全国专家一起攻克了“野败”的基因密码,这才获得杂交水稻的初步成功。”
“如果不是这项研究和发现,之后的很多年会有人饿死,我们中也会有很多人无法诞生,现在也无法做到每天吃喝不愁,还可以吃好喝好。”
“经过试验发现,野生稻蕴含许多优良基因,如耐寒、抗虫、耐病、耐涝、耐盐、抗干旱、抗草等特性。”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野生水稻,以前很多人都得死!”
“只可惜,在1992年2月,国际水稻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关于水稻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迅速恶化的环境侵蚀着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正在减少水稻种内和种间的多样性,并有可能使许多品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