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唐浩知道女孩子比男生早熟,可男生什么时候沦落到从小就成了没有胆识的代名词?
唐小二还小,以后是什么样子他不清楚,但是文静和大潘家的老大比老二更需要人照顾,对爸妈的爱和关注渴求的更多。
反观他家的老二,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大宝好的多。即便被妈妈送到
外婆家,也很快就适应了外婆家的生活,不似老大离开父母时的焦虑和烦躁。
对于这种情况,顾萌也在同学和朋友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
家里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泼辣,反而是男孩子由于长辈的疼爱更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对陌生的事物缺乏好奇心和积极性,习惯了长辈和家长为他操持一切,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主观能动性。
大家对女孩子的关注度比男孩子低很多,代劳和包办的情形没有在女孩子身上造成太多烙印,便导致女孩子在玩腻了娃娃之余,开发了男生的玩具。
总而言之,孩子性情的转变与家庭环境和长辈的育儿观密不可分。
幸运的是,唐浩和顾萌早早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而陈秀美也不是溺爱晚辈的哪类老人,唐小二的女生化现象并不明显。
唐小二一天天的长大,学会的词语也越来越多,总会冷不丁对着姐姐冒出没有没闹的词语,搞得唐芯一头雾水。可渐渐的,她摸到了弟弟的规律。
平时,外婆和妈妈会轮流教唐小二说话。
小家伙学的时候不专心,总会被各种玩具搞得分心,以至于妈妈和外婆都认为弟弟没有把他们的话听进去。
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据唐芯观察,弟弟学的时候无法
集中精神,却能记住外婆和妈妈教的内容。也许是小孩子学习新东西以后的反应能力没有那么快,也许是唐小二的反射弧太长,总之他通常会在都学到新东西之后的的六七个小时才能做出相应的模仿。
唐芯还发现,弟弟不开口则以,一开口就能模仿的八九不离十。
这么说来,唐小二不是学习不认真,而是后之后居、一鸣惊人的那类天才。
发现了弟弟这个特质,唐芯就兴冲冲的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告诉了妈妈,顾萌起初也是将信将疑,却耐不住女儿的央求。
她试着观察了一段时间,果然如同女儿所说,不由一阵欣慰,“幸好唐小二不像唐浩那般无心向学,儿子如此低调,倒跟他的爷爷很像。男人嘛话不要多,句句珠玑才最好。”
顾萌如是想着,心里开始盘算如何利用儿子反射弧长的特质对他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
她不希望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打算拔苗助长,需要寻找一条恰当的智力开发方式。
另一边,唐芯对小三科的会考准备进入了最紧张的复习阶段。
一想到中考结束就轮到他们初二年级进考场,唐芯就忍不住紧张。怀着紧张的心情度过了自由复习的一天天,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她华华丽丽的失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