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走走停停,终于在第九日隐隐见着了徐州城的轮廓。
一千多里的路程,哪怕都走的官道,也并不代表着就真的完全平安无事了。
当然了,因为姜娆一行不仅带了为数不少的护卫,还有五十名皇家侍卫,便是有那想要打歪主意的,一见着那么多的护卫和侍卫,也都不敢招惹了。
所以,这一路行来,倒也没遇着什么危险。
马车停下,姜娆看着远处城池的轮廓。
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地站在她身边,跟着她一起朝远处看。
“母亲……”圆姐儿指着远方的那座城池,“那就是徐州城吗?”
姜娆点头。
徐州的水患对于周边城镇的影响很大,这一路走来,越是靠近徐州城,看着也就越是萧条。
好在,这一路上倒是没有看到多少逃难的百姓。
姜娆也听说了,这是因为朝廷赈灾及时,不仅及时,那位奉了皇命前来主持赈灾的穆大人虽然看着年纪不大,但对于赈灾还真是一点也不打怵,他抵达徐州之后下达的一应命令在当时虽然让人难以理解,但后来都证明了他那些命令的必要性。
几次下来,那位穆大人便也就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先有这位穆大人前来主持大局,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的米粮又及时送到了徐州,这才让徐州城并未经历大乱。
既然徐州城没乱,本就难离故土的百姓们自然也就不会冒着流离失所的风险离开自己的家。
那位穆大人……
姜娆从许多百姓口中都听到了这几个字。
每一次听到,她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眼瞅着已经到了徐州,姜娆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时,赵忠走过来朝着姜娆抱拳:“穆夫人,前方就是徐州城了,我们可要进城?”
“城里的水才退了没几日,哪怕治理及时,现在也还是一片狼藉,我们就不进城了,就在城外的驿站暂且住下。”姜娆道。
赵忠点头,然后吩咐了人先一步去驿站。
姜娆冲着赵忠点了点头:“这一路辛苦你们了,要不是有你们护送,我们也不能这样顺利的抵达徐州。”
赵忠闻言,面色却是有些古怪。
这一路他们确实是护送了,但辛苦却是未必。
隆誉帝的亲卫之中,有许多都是勋贵子弟,但赵忠与那些勋贵子弟不一样,他出身贫寒,能一路走到现在着实不易。
在此之前,赵忠也出过京城办差,所以他是再明白不过出行的苦。
可跟着姜娆一行走这么一千多里,他愣是没察觉苦在哪里。
从前都说姜家豪富,那也只是听说,直到这一次随着姜娆离京,哪怕是出门在外,姜娆等人的吃穿用度仍是极为精致,他们这些人自然也跟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