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宋时予不知道的是,他刚一转身回办公室,牟明堂他们几个人便跑到小会议室去开会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宋总表情有点不太对劲。”
“我看到了,宋总好像很忧虑的样子。“
“可我们公司不是一片形势大好吗?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地方。“
最后还是自认为知道一些内情的牟明堂说话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想小宋总肯定有他的想法与计划,等会我们就知道了。”
“记住,我们只需要跟着小宋老板走就行了!”
“好!”
半个小时后,众人来到宋时予的办公室,即便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依然被宋时予严肃的表情吓到了。
即便从宋时予出来以来便一直跟着他的荀文卿,也从未看到过宋时予如此严肃的表情。
宋时予能不严肃吗?他刚才都看到了些什么恐怖的东西!
《创作记》创下诸多恐怖的综艺数据就不说了,综艺评分、收视、口碑从来不是一个公司真正关注的数据,他们关注的是那些能够转化为收益的数据,比如赞助、广告,艺人身价等等。
而宋时予看到了什么?有品牌方愿意出价一个亿独家冠名!节目中间的广告费也给到了八位数!
即便考虑品牌形象与不影响节目的质量前提下,《创作记》也完全可以通过赞助和广告把所有的投资收回来,而且还能大赚特赚。
很多品牌都看上了《创作记》,不仅仅是因为它极高的收视率,更是因为它恐怖的口碑,以及节目过半都没有任何赞助的特殊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创作记》突然出现冠名商,所有关注节目的人都会发现,并且形成广泛的讨论与好奇,光是这一点就是绝大多数冠名与赞助都无法做到的事儿。
除此之外,冠名品牌也会被认为是有钱、有资格赞助《创作记》的存在,这又是一份特殊的荣誉,所以才会出现如此高昂的价格。
至于《创作记》给艺人带来的加持更加恐怖,且不说目前洛阳纸贵的作词作曲者们,节目中出道的新人鸡犬升天。
有很多娱乐公司都找上了在节目中大放异彩的表演选手,给出了寻常新人压根不可能奢望的b级甚至a级合同。
毕竟,王岳析、王莹莹他们现在都是有现象级代表作的实力歌手,不可能用新人合同去糊弄啊。
在得知王岳析他们已经全部和时渊文化签约后,资本市场的反应也让宋时予绝望。
代言、商演、通告等等邀约如同雪花一样飞向时渊文化,飞向他们。
甲方给出的价格也相当厚道,同时也相当让宋时予绝望。
更重要的是,在宋时予不知道的时候,时渊文化与王岳析他们签订的合同,分成在宋时予看来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