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个折子根本不是&ldo;梁大将军&rdo;让她转交的,而是秦莞方才现写的。
&ldo;如嘉仪公主这样的人品,无论嫁进哪家都免不得惹事生非‐‐阿姑就算不信我,也该信将军。&rdo;
梁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秦莞缓下语气,殷切道:&ldo;再过几日便是霜降,夜里寒凉,就算桢哥儿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在那四面空旷的大殿前跪上一整晚,阿姑‐‐&rdo;
&ldo;行了,我的孙子我知道心疼,不用你在这儿做好人。下去吧!&rdo;梁老夫人板着脸,故作烦躁地摆了摆手。
秦莞不再多说,屈了屈膝便离开了。
待走至无人处,清风忧心忡忡地说:&ldo;大娘子,这法子真能请得动老夫人?&rdo;
秦莞勾了勾唇,说:&ldo;在这偌大的将军府里,没人比阿姑更重视这个家。桢哥儿是未来的掌家人,阿姑断不肯折了他。&rdo;
秦莞说得没错,梁老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就算梁桢再怎么忤逆她,她还是把梁桢放在第一位,即使她私心里偏疼的是二房的梁桦。因为梁老夫人知道,能真正撑得起梁家、带得动梁家军的只有梁桢。
就像眼下,梁老夫人为了梁家的将来希望梁桢尚公主。然而,一旦知道嘉仪公主是个心狠手辣的搅家精,她立马就会变得比谁都反对这门婚事。
这个夜晚,有许多人没有入睡。
鸡鸣声起,荣养斋亮起灯火,一抬软轿从院门口接了人悄没声地出了府。
五更鼓过,正是百官上朝的时候。
梁老夫人头戴金凤冠,身穿诰命服,手捧丹书铁券,跪在了宣德门外。
那份铁券丹书是先皇赐给梁家的,是梁家三代人用性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皇有令,文官见了不得越身而过,武官见了需得下马随侍。
文武百官悉数站在宣德门外,看向梁老夫人的目光惊疑不定。
作者有话要说: 呐说一下哈!
&ldo;阿姑&rdo;在古代指的是丈夫的母亲,也就是婆婆。(两宋时也叫&ldo;阿婆&rdo;,但是这个叫法和称呼寻常老妇人容易混淆。)
作者菌原本用的是&ldo;婆母&rdo;,后来想想,读者宝宝们都比作者菌有文化,一定能看懂,所以还是改成了&ldo;阿姑&rdo;。
公公的话,一般叫&ldo;阿翁&rdo;或&ldo;阿舅&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