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名优秀的小吏。书中说他“刀笔纯熟,精通吏道”,说明他的专业功夫很深。平日里,他对别人多有接济,挥金如土。试想,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能够经得起他这般挥霍吗?当然不行。可是,那些钱财的确是从他身上掏出来的,可知其来路不正。后来,阎婆惜的话语揭了老底:宋江广交天下朋友的钱财明显是贪来的。
书中描述的明显是个人情社会,在人情与法律的比较上,人情高于法律。在小说中讲人情的代表人物是宋江。宋江的交往准则是以人情为基础的。法度只是他用来趋利避害的工具。
平日里,他广施恩惠。犹如老农种庄稼,多除草,多施肥,让这一地人情庄稼长好。等到多事之秋便可有收获。在宋江吃官司的时候,上至县令,下至百姓,都帮他开脱。宋江似乎看透了那个社会的实质,而后认真适应,事事做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使他在那个环境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好汉们像神灵一般供着他。这是他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对比而言,讲求法律的何涛、黄安等人却受到严重的惩罚。另一方面,宋江从来就不是守法的良民。先前,他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有文书为证。宋江若是为非作歹犯下官司。官府就无法拿他父亲抵罪,他便可放心地潜逃,待到大赦有望再回乡。他正是利用法律的空子来为自己留后路。后来,雷横带人来抓宋太公,那张文书果然有用。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2)
利用在官府的便利条件,宋江广泛结交江湖人士,有时救助有罪之人,从而建立了以山东郓城为中心的广泛的江湖关系网,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身边的人似乎都受过他的恩惠,他总是以恩人的身份出现,别人都欠他的人情债,等到他有求于人时,别人自然不好拒绝。这里体现了宋江为*诈的一面。
然而历史中的宋江却是个标标准准的强盗。在《宋史?张叔夜传》中说道: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加直学士,徙济南府。山东群盗猝至,叔夜度力不敌,谓僚吏曰:“若束手以俟援兵,民无噍类,当以计缓之。使延三日,吾事济矣。”乃取旧赦贼文,俾邮卒传至郡,盗闻,果小懈。叔夜会饮谯门,示以闲暇,遣吏谕以恩旨。盗狐疑相持,至暮未决。叔夜发卒五千人,乘其惰击之,盗奔溃,追斩数千级。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
由上文可知:宋江是一个很有武力的流寇。在正史中他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强盗,作为张叔夜功绩的一个陪衬被记入历史。然而另一位强盗方腊是个铁杆的贼寇,他公开表明要推翻北宋政权。他的影响要大得多:
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世居县碣村,託左道以惑众。初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腊益得凭(冯)籍以自信。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兰溪灵山贼朱言吴邦,剡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徽宗大惊,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帅禁旅以东。三年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
方腊的出处很清楚,影响巨大——需要出动朝廷的禁军才能*。然而,作为归顺朝廷的一股势力,宋江反而没有进入正史独立列传的资格。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影响太小。虽然在史书记载他的力量曾经很强,但没有见其提出有力的纲领,也没有夺取政权的想法,不过是一股流寇逞一时之雄而已。用鲁迅的观点说,就是“等到被收服后安心做了奴才”。而且在张叔夜的传记中渲染对手的厉害,可以从反面衬托张叔夜的功业之巨。
《宋史?侯蒙传》中说道: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
此处的记载后来成为小说的基本情节,宋江的成名应归功于小说,追根到底是话本,是那些说书人的传播。宋江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在历史教科书里说到宋代农民起义时,也会提到宋江。
宋江由正史中的强盗(武人)形象转化为小说中的小吏(文人)形象,这一过程明显是说书人与下层文人的作用居多。小吏作为官的陪衬,在历史上扮演着尴尬的角色。他们大多也是文人,而且多为落魄文人,一般是科举的失败者。不甘心为商为农,便钻研吏道。在官府里做事,比官员更专业,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品级,永远只是临时的。加之王朝的末期,官员机构更加臃肿,寄名官众多。小吏想成为官几乎不可能。而他们的梦想就是成为官。书中的小吏宋江通过别样的道路终于实现了由吏向官的转变。这一过程很可能寄托着那些下层文人的幻梦。小说里的宋江在很多方面表现很无能与唐僧在《西游记》里的表现一样,他们的个人能力都被弱化了。而在正史中,两人都很能干。《水浒传》的开头写了一个误走妖魔的引子,后面又来一个九天玄女,接着又封宋江做星君,让他带着妖魔匡正乾坤。可以说,宋江带着他的兄弟们经历了一个血腥的成长过程,举行了一场血腥的成人仪式。这个故事的模子很像唐僧带着徒弟取经,得成正果的情节。只是宋江的形象沾着更多的现实土壤,而《西游记》里的故事多是神话想象的飞翔。。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3)
作为小吏的宋江,拥有官府里的人情练达与城府权诈,在这方面他的确有过人之处。在地方上,他是属于过得很好的一类人。但他的欲望很多,似乎从未满足。而且他已经做好了适应环境变化的准备,他的生活本身不具有稳定性。如他与父亲的名义断交,他年过三十尚未娶亲等等都表明,他的生活会有变数,他似乎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变数。
孝义及时雨
作为小吏,宋江对忠孝节义也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眼里,这四个概念的轻重却不同:
保命》功名利禄》孝》忠》义
从这个逐步递减的排列可以看出义对宋江来说实际上是放在最后的。在书中一旦各方面的情况发生冲突,宋江首先放弃的是“义”。而且“义”常被做为一种筹码来换取他认为更有价值的东西。如三十五回中宋江带着花荣、秦明等人准备投奔梁山,路遇石勇传书说宋江老父已死。宋江听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将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作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宋江在做出这番大孝表演之前,他为求保命,致秦明于绝境,秦明一家老小被砍。这时候不知道秦明会怎么想。之后宋江置兄弟情义于不顾,回家奔丧。在这里他用“义”换取了“孝”。他的“孝”带有极端自私的性质,他的父母是人,别人的父母便不是人?这就使他的所谓孝显得虚伪,带着沽名钓誉的成分。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年过三十不娶妻,自然不会有后,这是大大的不孝。而且他结交强盗置老父兄弟性命于不顾,更是不孝。他在江州大题反诗,而且率队攻打无为军,更是不孝。若是朝廷通讯工具发达,他的父亲和弟弟早就人头落地。
宋江开始担着血海一般的干系救下晁盖等人性命。被认为是大义之举,然而紧接着戴宗、朱仝也担着性命为他卖命。两相对比,宋江做得并不算突出。此后,宋江多次利用这一恩情,抢着领兵出征,力求在梁山站稳脚跟,为夺权力不顾义气。征方腊,兄弟死伤大半,换取了宋江的功名富贵。然而,他最深层的意识依旧是保全性命。在江州,为保命宋江装疯扮傻吃猪屎,丑态百出,名节尽丧。另一方面,宋江对那些曾对他造成威胁的人赶尽杀绝。如他不顾王英的感受,执意要杀死刘高之妻,只是因为她险让宋江丢掉性命。为取黄文炳性命,他不惜陷刚脱离险地的众好汉性命于不顾,定要打破无为军。但是作为宋江换取众多价值的基础筹码——义,却是虚拟的。
“及时雨”的外号就是对宋江“义”的通俗表述。其内涵是:急人之困,予人以利。在郓城的表现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于下层百姓施以小恩小惠,如时常接济唐牛儿,为打更老汉买棺材。但书中也说到西门庆时常接济郓哥,也答应帮王婆买棺材。将宋江与西门庆这个臭名远扬的角色连在一起,显出他的好名声其实没有太多实际内容。而且后来唐牛儿为宋江还吃了官司。宋江的施恩惠似乎总有图回报的嫌疑。其二是帮助流落到此的阎婆惜葬父。但很快阎婆惜成为他保养的情妇,这一帮助也显得别有所图。其三是他私放晁盖。
像晁盖这样的好汉,他不缺钱,也有名声。宋江在郓城只是一个小吏,想去结交他似乎不大容易。虽然宋江在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中间非常活跃,享有很高的威望。晁盖等人取了梁中书的生辰纲,何涛到县里来逮人。宋江作为一个官府办事员碰巧有机会得到这个机密。以他的身份,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于他没有太大的好处,功劳总归是时县令与济州府的。作为押司,宋江根本没有升迁的希望,只有平日里捞点好处,关键时候帮帮朋友。宋江想到:我与晁盖是好兄弟,如今兄弟犯下杀头之罪,如果不帮就不够义气。而且帮了晁盖便是救下七人性命,这等大恩将来自然可以为己所用。权衡利弊,这正是结交晁盖等英雄的好机会。于是,他急急忙忙地向晁盖等人告密了。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4)
久居郓城的宋江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迷惘的。对于官场,他职位太低,而且无人提携,这么多年没有什么进展,想来是无望了。回去做个庄户人家,他肯定是不甘心的。然而整日的在县里厮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如若想去造反,他自然也不敢,因为他的专长在于吏道,没有什么武艺。因此,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但江湖上他的威望却是日益崇高,似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救下晁盖却无意中为他的梁山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因为救下晁盖就意味着他成了晁盖的大恩人。后来,晁盖对他万分的信任,多次不顾性命救他。甚至连宋江在寨中架空他的权力,晁盖最初也是忍让的。而且,晁盖做了梁山之主后,派刘唐下山带金子酬谢宋江。宋江坚持不收。他心里想的不是金子,救下七人性命的恩德岂是金子所能报答。如若收了似乎是让晁盖还了人情,而且显得宋江的不够义气。宋江做事就是这般老练。在整个事件中,宋江对于人生机遇的把握非常到位。
但是,晁盖毕竟是朝廷重犯,宋江与他结交便是犯下杀头大罪。结果事情很快就败露了,是因为女人的关系。而且这个女人还受过他的恩惠。这毫无疑问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的人生与官场无缘,而时时与落草紧密相连。
怒杀阎婆惜
阎婆惜是宋江养的外室。宋代贵族、官吏和有钱的人,很多都买一些妇女,供给自己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