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差点就给出了答案。
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或者两个凸透镜组装在一起,只要多试几次,那就是望远镜啊!
墨家就差那么一哆嗦,离实物已经很近很近了。
“贤婿。”
相里奚目光复杂:“墨家鼎盛时也不过区区一枚水晶团鉴,由墨圣亲自掌管。”
“你该不会以为它很便宜吧?”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那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秦墨即使想复现先贤荣光,也是有心无力。”
陈庆瞬间哑然。
原来是穷闹的!
相里奚以前不过是个大匠,俸禄高不到哪儿去。
弟子们混个吏籍都困难,还有一大帮老弱妇孺要养活。
而且为了扩大秦墨的影响力,经常救助接济皇陵营地的匠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光学根本不现实。
“老泰山,如今内务府已经可以批量产出玻璃,以此来制团鉴、低鉴,便宜又方便。”
“不知秦墨诸位高才,可有热衷于此者?”
“百巧楼如今被我收入囊中,那些玉工恰好可以为我所用。”
相里奚察言观色,发现事情不简单。
“团鉴有大用?”
要不然陈庆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
“当然有!”
“老泰山您有合适的人选,赶紧塞进来,再晚就来不及了。”
陈庆给他打了个眼色。
相里奚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大概是团鉴做好后,陛下会论功行赏。
此时让谁去,就能白蹭个天大的功劳。
“那我回去与弟子商量下。”
相里奚郑重地说。
“那就有劳您了。”
翁婿叙话后,陈庆恭敬地把他送了出去。
“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