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之后。
先前从小耳朵哪儿弄的一批铁矿石,已经被炼成了铁。
按照何深跟詹天左的构思,制作成了铁轨。
锻铁这块,和州城拥有深厚的底蕴。
短短数天,段铁厂规模扩建了十倍。
也从西城,挪到了登州边界。
距离和州城也不远。
运过来还算方便。
毕竟锻铁厂属于重工业,放在和州城,污染环境。
但也不能放太远了。
这种产业,在工业化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何深的安排,第一批铁轨,总共六十里。
从登州府的“远山镇”到和州城,正好六十里。
这是第一条路线。
也属于实验路线。
投入不算太大,也就几十万两银子。
当然何深没出钱。
完全是从小耳朵哪儿薅来的羊毛。
毕竟这件事情,他暂时也没谱。
项目预算,一直没能算明白。
如今一里地的造价,可以说是天价。
接近六千两银子一里地。
好在朱元章哪儿边给力,宰了几个勋贵,给何深搞来了登州府最大的矿洞。
何深也没有闲着。
已经布局下游产业。
收割煤矿。
在山西那边买了大量煤矿。
只可惜山高皇帝远,不太好控制。
但也比从煤商手里买要便宜的多。
陆路上一直在赶,水路那边已经在下饺子了。
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批十五条运输船,已经开往济南府,开始输送和州城的各种货物。
运输商会,生意火爆。
和州城的股票也开始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