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大差”四个字还未出口,他已顿住话锋,从腰间拔出玉笛来,“累了吧,先歇歇,听我吹上一曲。”
杨玉此时气喘吁吁,只觉体内血气突奔狂涌,已是把持不住,身子连连摇晃几乎跌倒。
笛声顿起,抑扬顿挫,响彻云霄。
杨玉全身一震,身子停止摇晃。
笛声音韵数次变化,忽强忽弱,忽高忽低,忽顿忽扬。
杨玉脸色渐渐转红,翻腾的血气遂告平息。
一声悠长的拖音,笛已离开嘴唇,笛声犹在空中盘旋回响,余音不绝,似有若无……
杨玉直听得神魂飞荡。
“你来练一曲。”蓝袍书生将手中玉笛递给杨玉。
杨玉横笛上唇。
“提气——气走丹田——气海——神阙——关元——章门……吹!”
笛声突起,破空而出,虽不及蓝袍书生吹的气势,却也嘹亮震耳。
“广陵曲!气走四经三脉……”
广陵曲,上古仙乐绝传的圣乐“钧天之乐”的第一奏。其实,这是一派胡言!只不过是蓝袍书生哄杨玉的一句鬼话!
此乐曲是蓝袍书生师门的一曲镇门曲,他巧妙地将练习内功的气运大法融于乐曲之中,正在悄悄地传授杨玉旷世的武学“六。合炼气大法”。
一曲吹尽。杨玉垂下玉笛,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片刻,他又觉得丹田涌出一股热气,全身顿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不知不觉间,两眼中爆出一片精光。
蓝袍书生面含微笑,微笑中又夹杂着一丝忧虑。
他笑的是,杨玉已用笛气冲破了生死幽关,打通了全身经脉,从此以后内力会日益猛增,到重阳节时取紫貂之血,自是易如反掌。
他忧虑的是什么?一时间,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他只是感到了忧虑。
杨玉又弯腰抓起了细长的竹筒。
飓!一声极细的像蚊子叫的声响。一道黑色的闪电似的光掠过沙坪。
噗!竹筒牢牢地叮在了“紫貂”的颈脖上,细小的刺将木板钉了个对穿。
蓝袍书生傻了眼。想不到杨玉刚刚打破幽关,力道就如此强猛!
杨玉傻了眼。这一竹筒是自己投掷的么?
良久。两人对视,发出一阵狂笑。
笑声在沙坪上空凝结,久久不曾散去。
此后每天清晨,蓝袍书生便带着杨玉到沙坪练曲,练投掷。
竹筒愈来愈小、愈短,已达到适用小吸筒的大小。
杨玉吹的笛声愈尖愈厉,一曲广陵曲尽,气势力道已不在蓝袍书生之下。
竹筒无声无息地、无形无影地飞过沙坪。
听不到破空厉叫之声,看不到电闪飞逝之影,甚至连杨玉的手也不曾见动过,竹筒已钉在了“紫貂”颈脖上。
第一步已告成功。杨玉练就的投掷手法远远超过了蓝袍书生所料,他已达到了师门暗器手法的最高境界,“动中见静”,“杀人于无形”。
天意,难道这就是天意?
蓝袍书生在高兴之中,感到了一种极度的恐惧。
星移斗转,日月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