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鉴于大高加索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奥斯曼还是常年驻以精兵强将。
亚瑟流斯出任大高加索总督以来,一直在积极整军备战,准备进攻伏尔加河流域,迫使沙皇俄国称臣。
这次秦军突然出现在中亚,并俘去了奥斯曼帝国的准皇后阿古丽,这对奥斯曼帝国而言,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污辱。
亚瑟流斯受命,率领五万大军前来,首先当然是要好好教训秦国人,其次还有心把哈萨克一起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而且他是志在必得。
可万万没想到,刚一接战,罗威克就大败而回,让亚瑟流斯颜面扫地,在哈萨克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他冷冷地望着跪在上的罗威克,握着腰间的刀柄,手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滚!”最后亚瑟流斯忍住了杀人的冲动,大喝一声,把罗威克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退了出去。
罗威克是太后的人,现在的哈里发默罕默德四世才十岁,奥斯曼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太后柯塞姆手上。
柯塞姆是个非常聪明、而且权力欲很强的女人。现在奥斯曼帝国的军政大事,皆由其独断,这让各地的总督非常不满,包括亚瑟流斯在内。罗威克就是皇后柯塞姆派来监督他的。
柯塞姆大权在握,亚瑟流斯也无可奈何,这次柯塞姆的心腹将领罗威克初战大败,亚瑟流斯觉得可以从中做些文章。
他将罗威克赶出去后,一边派人侦察秦**队的动向,一边上书伊斯坦布尔,同时又给与自己交好的阿勒坡、巴格达、比特利斯等地的总督去信,让他们一起联动,最终达到让后宫让出大权的目标。
至于秦军,亚瑟流斯虽然有所警惕,但却没有当成最大的威胁,他认为这次战败,完全是罗威克这个饭桶指挥不当所至,并不代表秦军有多利害。
而阿尔斯楞探明阿克托别城的敌情后,也不敢再冒进,连忙回报李定。
大胜而回的阿尔斯楞,带回的消息,却让人轻松不起来,大高加索总督亚瑟流斯带来了五万奥斯曼大军,加上哈萨克中帐、小账合计起来,也有近五万兵力。
也就是说,李定他们要面对的,将是敌人的十万大军。
出于谨慎,都佥事余兴国提议道:“大将军,咱们只有一万多人马,而且万里西征,一直没有好好休整过,士兵们都很疲惫,因此我认为,此时与十倍之敌决战,实为不妥。
我建议先退回哈萨克中帐,一面休整,一边争取与南边的苏谨将军取得联系,彼此好有个照应。另外,目前螯拜将军几万大军还远在东西伯利亚,我认为不防等到来年夏天,等螯拜的几万大军到达,再作打算。”
参谋长谢云也说道:“大将军,我也赞同余大人所言,奥斯曼几万大军到来,却没有立即来寻找我军决定,而是停在阿克托别,这其中可能有些蹊跷,这也需要先探明,才好分化强敌,各个击破。”
阿尔斯楞连忙说道:“余大人,参谋长,其实奥斯曼军队没什么可怕的,他们人数虽多,但战斗力也不见得有多强。咱们只要找到他们的软肋,要打败他们并不难。”
**********************
PS:加更奉上,亲们,让月票来更多些吧,明天满五百票,又有加更哦,俺拼了!。
(未完待续……)
第967章 避而不战
******
经过一番紧急商榷,最终李定接受了都佥事余兴国等人的建议,暂时退向哈萨克汗国中帐休整。同时派人南下联络位于锡尔河一带的苏谨。
从哈萨克汗国中帐到突厥斯坦约有两千里距离,大概相当于从大同向北到达漠北狼居胥山的距离,几乎横跨了整个钦察大草原南北。
信使要顺利找到苏谨的大军并不容易,因为从中帐到突厥斯坦这两千里的草原上,并没有扫荡过,还散布着不少哈萨克部族,换而言之,就要是穿过两千里的敌占区。
考虑到这些情况,李定一次派出了两百人马,由百总荆扬率领,南下寻找苏谨,请苏谨尽快分兵北上,与他一南一北,趁哈萨克大乱之机,扫荡钦察大草原,使两军能联成一片。
百总荆扬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流,带着李定等人殷切的希望,呼啸南去,这注定将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旅程,两百人南去,回者不知有几人。
在遥远的异域作战,最难克服的就是那种无助、孤独的感觉,当初,李定在秋明听到苏谨的消息,全军沸腾,并由此促使他们杀入钦察大草原,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远离故土的大军来说,要战胜的绝不仅仅是凶悍的敌人,更重要的是要战胜心头的孤独。
如果能成功与苏谨联为一片,士兵心头的孤独感会大大减低,从而能保持前进的勇气。
而横扫了哈萨克大帐的苏谨,此刻已经率军越过锡尔河南下,一万六千大军逼向布哈拉城。
在努拉套山北麓的艾达尔库尔湖畔,秋色连波,红叶绕岸,美丽的景色让人几乎忘了战争的疲惫。
苏谨驻马湖畔,看着手下的士兵欢快地宰杀着牛羊。然后拿到湖边清洗,正要准备着今夜的晚餐。
都佥事马益文是文人出身,看到斜阳洒在碧湖上,金光跳跃,美不胜收,忍不住临风高吟道:“湖连碧野草连天,万里秋风吹胡弦。捷报欲传隔葱岭,西出河中又一年”
苏谨听了,不禁哈哈笑道:“马大人,好诗啊!不过本将听着。怎么有点感慨万端的感觉啊。”
“让大将军见笑了,一时戏作,一时戏作,大将军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