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扬天下免费阅读全文 > 第461部分(第2页)

第461部分(第2页)

大秦按历朝旧例,于宫门左侧悬置登闻鼓,并派专人看守,允许有重大冤情的百姓击鼓鸣冤于朝。

按规定,一但登闻鼓响,皇帝不管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即上朝。

宋太宗时,曾有这样的记载:京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母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值。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京城有个叫牟晖的人击登闻鼓,告家奴丢失母猪一头。宋太宗亲自问案后,命赐一千文钱赔偿牟晖的损失。

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也来击登闻鼓,而且皇帝不管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即上朝问案,这当然不行。

所以大秦加了些规定,非人命官司,大贪大恶,奇冤异惨。不得击登闻鼓。

换而言之,登闻鼓响,则必有重大案情。

午门外,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一边敲击登闻鼓,一边悲声大喊:“陛下,冤枉啊,民妇冤枉啊”

这一阵阵鼓响,一声声悲呼,引得长安城百姓纷纷前来观看。西京这面登闻鼓,还是第一次被人鼓响;

普通老百姓除了好奇之外,也非常想知道,这面登闻鼓到底有没有用,鼓响之后,天子会不会真的亲自过问,为民断案平冤。

围过来的百姓,因此议论纷纷,看守登闻鼓的官吏。上前和那妇人说了些什么,紧接着又看到宫里有个小太监小跑出来,向看守登闻鼓的官吏询问了些什么,然后带着妇人入朝而去。

普通老百姓无法跟进去。但却围在宫外不原散去,人群反而聚集得越来越多

那妇人被带入宫城,望着威严的朝堂殿宇,脸上的表情既忐忑又带着一丝希望。

秦牧换了一身朝服。很快临朝升殿,随驾的大臣以及西京的主官,都一一赶到大殿。

小太监洪保把那妇人带入殿来。但见她一身粗布衣裳,在这寒冷的冬天显得有些单薄,风尘仆仆,脸色憔悴。

她一进入大殿,立即跪下拜道:“民民妇杨柳氏,给陛下磕头了,陛下,民妇冤枉啊!冤枉啊”

那妇人这一拜,便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秦牧扬声对洪保吩咐道:“小保,把人带上前来。”

“是,陛下。”

等小太监把那妇人带近一些,秦牧扫了一眼殿中大臣的反应,这才徐徐说道:“杨柳氏,你是何方人氏?你可知道,没有重大冤情,贸然来敲登闻鼓是要获罪的?”

“回陛下,民妇知道,民妇有重大冤情,还请陛下为民妇作主啊”

“好了,你先不要哭,先从头一二把案情给朕说清楚,如果真有重大冤情,朕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为民妇作主。事情是这样,民妇家住山西平阳府夏县临窑村,今年七月十六,民妇隔壁家一个叫夏娘的女子,夜里被人潜入家中糟蹋后杀害”

那妇人一边抽泣一边述说,案情并不算复杂,这个叫夏娘的十六岁女子被人入室糟蹋后杀害,遇害女子的母亲闻到异响,最先赶到女儿的房间,看到一个黑影翻窗而出,朝隔壁的杨家方向逃走。

第二天,接到报案的夏县官差,根据这一线索,在杨家的后园找到了杀人的凶器,一把染血的匕首。

便以此认定杨家独子杨观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把杨观带回县衙审讯。

知县关培在审讯中得知,因死者夏娘貌美,杨观一直心有爱慕,还请媒人上门提过亲,但是夏娘的父亲嫌杨观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加上杨观此人平时名声不好,时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便一口拒绝了杨家的提亲。

夏娘被害前一个月,刚刚由父亲作主,许给隔避村的一个年轻秀才,男方已经下过聘礼,亲事已定,正准备来年开春黄道吉日一到便成亲。结果这个时候夏娘就被人入室先糟蹋后加害。

知县关培认为,杨观有作案动机,而且杀人凶器又是在他家后园的草丛发现的。

然而杨观拒不承认是自己入室杀人,关培于是动用大刑,最后杨观受刑不过,承认了夏娘是自己杀的。

但一听到知县要判自己死刑,杨观又当堂反供,说自己是被屈打成招。

杨观的母亲,也就是来告御状的这个妇人,也坚持说案发当夜自己儿子没离开过家,更坚持说儿子天生怕血,平时连鸡也不敢杀,绝对不会杀人。

知县关培再次动刑,杨观熬不过,又一次承认人是自己杀的。然而过后很快有反供。如此反复。

杨柳氏救子心切,也告到平阳府,平阳知府查看案情后,维持了原判。

杨柳氏不服,又到太原山西按察使司上告。

事关人命,山西按察使陆秉文不敢怠慢,派人到夏县,勘察过凶案现场,调阅案件宗卷,最后还是维持了夏县知县关培的原判。

杨柳氏绝望之下,昏迷在路边,被一个路人救起,并告诉她天子在西京,可到西京击登闻鼓鸣冤,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幕。

杨柳氏说之后,又泣声伏地喊冤道:“陛下呀,民妇那犬子是冤枉的,是冤枉的,请陛下为民妇作主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