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关中之地的西北屏障。
&esp;&esp;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
&esp;&esp;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
&esp;&esp;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esp;&esp;萧关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esp;&esp;就算是拥有配重抛石机这样的大杀器,黄巾军要想攻克萧关,免不得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经历连番的血战。
&esp;&esp;夏秋之时都萧关,山色滴翠,黛墨远映,宛如画卷一般。
&esp;&esp;但是如今这一切都美好都已经不复存在。
&esp;&esp;乱哄哄的喊杀声、嘶吼声、哀鸣声回荡在萧关的关上关下。
&esp;&esp;关墙之上早已经是血流成河,李傕浑身染血,拄着断刀依坐在关楼之上。
&esp;&esp;关楼下,大量头系着黄巾的军卒正向着关楼发起猛烈的进攻,他们顶着盾牌,手持着犹如大雁翎羽一般的怪刀顺着楼梯高声呼喊着,想要占据关楼。
&esp;&esp;身穿着黑袍,手持着的长枪的西凉兵占据在楼梯之上,拼尽全力阻止着关楼下那些狂热的黄巾军。
&esp;&esp;喊杀声在李傕的耳畔不断的响起,摧残着李傕脑海之中那脆弱的神经。
&esp;&esp;关外早已经成为一片火海,密密麻麻的云梯已经搭上了萧关的关墙,映入李傕眼帘的尽是那让他厌恶非常的土黄色,那是寻常泥土的颜色,那是被他一直以来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颜色。
&esp;&esp;就在数日之前,他们雄心壮志,迈出萧关,北袭凉州,一路势如破竹,黄巾军一溃千里。
&esp;&esp;但是,很快他们就陷入了包围,黄巾军从四面八方而来,好像早就料到了他们的行动,他们被死在了凉州,举步维艰。
&esp;&esp;鏖战了整整七日,黄巾军向着他们发起了十数次大规模的进攻。
&esp;&esp;那些黄巾军似乎并不知道疲倦为何物,也不知道死亡为何物,他们前赴后继,就算是血流成河,积尸成堆,也没有能够阻止黄巾军的进攻。
&esp;&esp;一万余名西凉兵死在了关外,李傕只带着十数骑逃入了萧关了,校尉崔勇、杨密战死,役在了阵中。
&esp;&esp;而逃入萧关却并没有让李傕得到安全,很快黄巾军的追击部队便尾随而来,与其一同而来的还有大量的云梯和攻城器械。
&esp;&esp;原本可以让黄巾军大伤脑筋的萧关前沿阵地,完全失去了其拥有的作用。
&esp;&esp;前线的战败,使得萧关人心惶惶,看见黄巾军的追击部队之后,纷纷放弃了原有的阵线,逃入了关内。
&esp;&esp;李傕自然是不可能放这些人入关,一来这些放弃了原有的阵地,临阵脱逃已经是死罪,按律当斩,而且难保这其中会不会混入黄巾军的奸细。
&esp;&esp;太平道中鹰狼卫的名声,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
&esp;&esp;李傕没有下令打开关门放这些军兵,甚至下令放箭射杀那些靠近关墙的军卒。
&esp;&esp;而就在这时,关内却是突然又起了骚动,有人在关内纵火。
&esp;&esp;本来李傕的所有心思就在关外,对于关内疏于防范,而关中的人因为前线大败人心惶惶,更加没有人会在意关内的情况。
&esp;&esp;关内火起,天干物燥,风助火势,很快火势便蔓延了开来。
&esp;&esp;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esp;&esp;黄巾军的大部队也在此时赶到了关外,并且迅速整兵向着萧关发起了进攻。
&esp;&esp;鹰卫趁着当初董卓掌控大权,废除绣衣使者的空窗期,大肆发展,如今关中之地,玄庭卫根本无法和鹰卫相媲美。
&esp;&esp;如果说原来的绣衣使者说一个高大无比的披甲战士,那么现在的玄庭卫最多是一个普通的成人,而鹰狼也已经从原来手持木棍的青年,变成了披甲持锐的军卒。
&esp;&esp;这一战,鹰卫在关中可怕的影响力也展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