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87部分(第1页)

第87部分(第1页)

建设处和教育处的干部都比较紧张。他们两个部门都知道,王书辉对于复兴学校的关注,仅次于复兴军和工艺研究局。不过因为复兴会目前各个部门的干部都算是军队转业干部,复兴会这个组织也才建立起不到三年。所以,他们的身上,倒是还没来得及养成奉迎谄媚的官僚恶习。表现的都比较“蛋定”的同时,也有些拘谨。

教育处处长吴血战也是部队转业干部。他出身老教导营,是王书辉的第一批学生。同时,他也是复兴军第四营的总教导,是复兴军的副总政委之一(复兴军总政委是王书辉)。因为王书辉对学校建设特别的重视,他才把自己的得力助手吴血战,暂时调到教育处主持工作的。

相对于其他干部而言,吴血战和王书辉接触的比较多,经常和王书辉在一起工作,所以他对王书辉的畏惧感没有其他普通干部那么严重。看着王书辉一言不发的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查看情况,搞的随行的干部越来越紧张,吴血战直接问道:“师尊觉得学校的情况怎么样?”

王书辉看了十来个教室,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班级,课堂状况都差不多。课堂纪律普遍不太好。说小话儿和做小动作的学生非常多。看到这种情况,他也产生了些新的想法。他对吴血战说道:“你说,要求同志们对学生不打不骂,是不是这个要求有些过高了。”

吴血战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回答王书辉道:“学生毕竟不是士兵。他们的年纪又都比较小。对于纪律的认识,没有硬性手段促进,肯定效果要差一些。不少同志在教务会议上已经提过这个问题了。就是这段时间的军训,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熟悉了情况的小孩儿们,现在也开始顽皮起来了,不是很好管了。说了半天都没什么用处。”

王书辉心里叹了口气,想着:“看来体罚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啊。自己文明训练和教学的想法,有些相不符合实际了。”

心里正这么想着,王书辉就走到了陈盛文的班级。他通过教室门上的玻璃窗往里面一看,发现了比较有趣的一幕。一个满脸倔强的半大小子,正背对着黑板,满脸通红的站在一个小木头台子上,面对着全班五十来个同学。整个课堂鸦雀无声。

王书辉看到这一幕心里笑了起来。自己在上中学的时候,别的班级就有这种惩罚办法。不过自己的班主任从来没这么做过。因为她觉得那么做会耽误学生的学习。

王书辉对身边的吴血战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真的一点儿也没错啊。回去我就给教育处发通知,可以按照部队的训练惩戒条例,对学生进行惩罚。不过你也要和同志们讲清楚。对于学生的体罚和对战士是一样的,红线就是不能有实质性的伤残。”

“另外你也要对承担教学任务的同志讲一下。不能因为惩戒的原因就耽误学生的学习。学生,学生,学习是主要任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还是文化课,我们都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这一点一定要强调!”

。。。

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

工艺研究局实验中心里,三十多名研究人员正围着二十几门大炮摆弄着。樂文|在广阔的厂房内,除了这些完整的大炮以外,也有不少被拆解后的大炮部件,分成一堆一堆的摆放在旁边。

王书辉对于目前工艺研究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没有要求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能够进行原创,各个工厂只要能够做到按照实物进行山寨就行了。

他已经和现代社会里的几家比较“特殊”的小机械加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工厂对王书辉的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几家工厂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常见的那种,面临着倒闭危险的企业。而王书辉在给钱方面,特别的大方。

所以,通过这些比较特殊的机械加工厂,他通过时空门,从现代社会拉过来了大量的“模型”大炮。

从南北战争时期的m1857型12磅野战炮(大拿破仑炮)(前装滑膛)、m1841型6磅野战炮(小拿破仑炮)(前装滑膛)、3寸来福炮(前装线膛)、帕罗特来福炮(前装线膛)、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后装线膛),到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使用的60毫米克虏伯钢炮。

再到清末时期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德国3。7生的克虏伯陆路快炮和5。7生的过山快炮(可能就是格鲁森式3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炮和格鲁森式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两者实际上都是克虏伯的产品)。

最后再到清末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生产的最多的火炮,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

通过几家现代小机械加工厂定制生产这些火炮的时候,王书辉心里也是忐忑的很。反正那几个小厂子的工人和老板,看他的目光都怪怪的。

不过,实际上在王书辉心里,除了最后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算是正经八百的大炮以外,他认为其他的那些前装滑膛炮、线膛炮和那些使用铸铁包铅炮弹的近代大炮,都算不上是正经的火炮。

这些火炮对于王书辉是落后的古董,但是对于工艺研究局的这些半文盲手工匠人来说,却是外星科技一样先进的东西。要不是王书辉已经牢牢的控制住了整个枝江地区,有三千多人的军队和组织严密的近代政党复兴会作为他的后盾,他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就把这些超越时代的黑科技拿出来。

王书辉对于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的实际水平是很了解的。他就把现在的工艺研究局的这些人,当成是刚解放的时候,那些还没有脱盲的老工人一样对待。这个水平的技术工人们,最多具有山寨仿制的能力。所以,王书辉就像让复兴会的工业系统生产其他的那些工业品时候一样,把相关数据,图纸,模型和实物,全都交给研究人员。让他们根据数据,模型和实物,进行仿制。

不过,和生产步枪之类的工业品不同。即使有了汉阳铁厂水平的钢铁企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生产材料。那些前装滑膛和线膛炮的仿制工作倒是很顺利。相应的实弹、榴弹和葡萄弹,包括各种开花弹,虽然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加工的精度也不怎么好,但是好歹他们还能够造出来。从实弹检验的情况上看,产品的质量甚至还可以说是不错。

可是,到了生产克虏伯后装线膛钢炮这一块的时候。虽然,根据王书辉从现代搞到的数据,钢铁厂生产出了专用的钢铁,机械加工厂也用勉强掌握的钻床镗床等专业车床,把钢材加工成了炮管。但是,在勉强的仿制出一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使用的60毫米克虏伯钢炮后,炮弹的问题把研究人员难住了。

近代火炮的炮弹,一般都是钢制炮弹。这些炮弹使用的是触发式引信,使用梯恩梯或者黑索金**填装。其中,触发式引信和梯恩梯黑索金**,都是目前复兴会工业系统所不能够提供的。引信还好些,碳钢弹簧目前江北钢铁厂也能够勉强生产。但是,梯恩梯和黑索金的生产,是需要近代化工企业来支撑的。这一点,现在复兴会工业系统还不能够满足。

而且,从现实上讲,让复兴会工业系统,以一个现代社会乡镇企业水平和规模的工业基础,勉强的生产出单独的这样一门火炮来,倒是不太难。可是想要批量化的制造,先让钢铁厂把专用钢材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机械加工厂对专用车床的使用操作水平,一起稳定下来之后再说吧。

王书辉为了能够让钢铁厂用那几个小转炉生产出一炉可以用的炮钢,先要从明代采集矿石标本到现代,让现代社会的专家帮忙分析。之后,再按照复兴会钢铁厂的生产条件,让专家拿出相应的数据标准。再之后,根据这些数据标准,组织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一炉一炉的实验。最后耗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整个钢铁厂别的都不干了,完全围绕着这一个工作,每天每夜的奋斗,才弄出一炉合格的来。

机械加工厂更是加班加点的努力,弄废了百分之九十的钢材,才加工出两根合格的炮管来。

由此可见,即使是炮弹的问题解决了,目前复兴会的工业系统,也还是不具备稳定的批量的生产近代大炮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讲,王书辉的事情又特别的多。复兴会的党务工作,政务厅的日常工作,复兴军的训练工作,复兴学校的教育工作,种种件件,各方各面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他也实在没有太多的精神头放在工艺研究局那里。

所以,王书辉一方面抽调人手,在工艺研究局组建专门的火炮研究小组。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可能的替代产品。迫击炮就是他目前想到的一个思路。

除了在工艺研究局设置了火炮研究小组之外,王书辉还针对另一个近代陆军的大杀器,机枪,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当然了,以目前复兴会的工业水平,他主要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早期手动机枪的制造方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