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业的敌人。”

冯新民打心眼里感谢牛大胆给他开了个好头。他拿起铁皮喇叭,大声的向台下喊道,“乡亲们,牛大胆刚才问我,我们工作组打倒了牛老财这个狗东西,没收了他的财产和土地,是不是我们今后,还要像牛老财一样,欺辱和压迫各位乡亲们。乡亲们是不是还要过从前的苦日子。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我们农村工作队,是在王书辉师尊带领下的队伍,是天下穷苦百姓的队伍,我过去就是和大家一样的庄稼人。”

“我们和大家一样,也是穷苦人出身。我们是为大家谋幸福,谋利益的。我现在代表王师尊向大家宣布,过去桂花树村所有村民,向牛老财借的债,从今往后一笔勾销!我们工作组说话算数,现在就把拮据发还给大家。”

冯新民说完了这话,朝后面挥了挥手。两个武装家丁,立刻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上高台。冯新民说话算话,马上开始向大家发还借据。

原本有些死气沉沉的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整个桂花树村,没向牛老财借过高利贷的,可是真正的没有几个。大家看到借据箱子被打开,一个又一个同村的人,领走了自己的借据。那些排在后面的人一下子拥了上来。

领走借据的人兴高采烈呼朋引伴,那些原本没来参加活动的人,很快就听到了消息,他们从各个角落了冒了出来,都跑向正在发还拮据的大晒场现场。

很多拿到了时刻威胁着自己家生存的借条的人,立即就撕碎了借条。他们中不少人喜极而泣,嚎啕大哭起来。

。。。

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

“王师尊公侯万代!”

“王师尊长命百岁!”

按人头每人分配五亩土地,每亩地只需缴纳三成收成的公粮,本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抽取劳役时,付给工钱。网这个政策,刚刚被桂花树村土地工作队宣布出来之后,现场听到这个消息,并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的当地村民,真心实意的跪倒在地上,称颂祝愿起他们脑海里完全没有概念的“王师尊”来。

虽然冯新民学习了“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中的很多思想。他也明知道自己的师尊,非常的不喜欢看到这种老百姓跪倒在地的情景。可是,看到这样的情景,冯新民心中,还是被自豪之情和一种身处于一个圣神事业中的满足情绪,填充的满满登登的。

几十里地之外的王书辉不知道自己的弟子们,领导着各自的工作队,在各个原来马松华和他姻亲所有的土地的所在地,为他接受着各种各样,真心实意的,朴实的感激和称颂。他正在小型的实验高炉旁边,对匠师营和教导营工业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发着滔天大火。

最近,整个王府镇的成员们都知道,敬爱的王师尊的脾气有些不正常。自从水泥厂和砖瓦厂正式上马之后,王师尊发火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不过,大家私底下都是觉得,这样的王师尊更让他们觉得真实和亲切。过去的王师尊,在行事的时候,大多有种轻描淡写风轻云淡的感觉。他对大家,有种神仙中人般的疏离感。反倒是他现在这样额头上青筋突起,破口大骂大家的样子,让大家觉得更加贴心和安心。

王书辉不能不发火,基础小型实验工业的建设开展起来之后,各种问题真正的是层出不穷。本来,他这个纯粹的理论派,动手搞工业建设工作,即使在有来自现代第一线的专业人士和来自研究机构的学院派的帮助下,也是困难重重的。可是,完全没有一丁点标准化,专业化的意识和思维的明末古人,还是不停的给他出问题。

拿着全部来自现代的标准化工具,使用计量统一的测量仪器,这些明末的手工业工人和受过基本的小学三年级教育的前流民们,还是经常的出现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错误。

王书辉对此是毫无办法的,因为不像在现代社会,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也至少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即使极端少数,没受过任何教育的现代人,对于现代工业也有着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而处于明朝末年,距离现代社会几百年的古代人,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在直观感受上,都不知道工业是怎么回事。

王书辉也只能自己看着工作手册,领着工人和技术人员,一遍一遍,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钉,一砖一瓦,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落实相应的工作流程。可是即使是这样,水泥厂出产的水泥,合格率也不足两成。砖瓦厂好些,因为有十多个各个地区招揽而来的本时空的烧窑工人,砖瓦合格率达到了五成左右。

半个多月之后,那个只能烧制出类似低标号土制水泥的水泥厂,和清代末期,近代水准的砖瓦厂刚刚走上正轨,实验小高炉那里的事故就爆发了。

那个只有三十立方米,专门从现代订制的,近代水平的小高炉,居然被他们弄爆炸了。两个从佛山请来的炼铁师傅被当场炸死。王书辉听了这个消息,可谓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那个小高炉还没开始运转呢,怎么可能就爆炸了呢。

王书辉看着在调查中语焉不详,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除了爆发出无法抑制的怒火,对他们破口大骂之外,真的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了。

回到办公室的王书辉倍感疲惫。朱微妏看到瘫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的王书辉,心里非常的心疼。她乖巧的走到王书辉身后,用一双小手,贴心的给他按摩起太阳穴来。

王书辉最近有点沉迷于这双小手的按摩中。他在生理上接受了这种抚慰,心理上的疲乏感很快的得到消除。他拿出一本红色的,没有任何字迹的《伟人选集》,找到其中关于工业的部分,开始看了起来。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

“要中国的民族**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

“没有**、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王书辉看了这些伟人的论述,心中的沮丧感逐渐的消退。

他是完全不接受,在古代社会不能建设近代工业的观点的。李鸿章张之洞依靠外国人的帮助能够做到,他觉得,自己依靠现代社会的金手指,一样能够做到。

不过伟人的论述,“没有**、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对于这一点,王书辉也完全知道。他知道确实是自己太心急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素质上不去,没有大量的,经过基础实践和培训的人力资源,现在就上马汉阳铁厂规模的钢铁企业,也确实不现实。

王书辉决定,等到农村工作全面开展完成之后,等到能够动员本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时候。先上土高炉锻炼工人,之后再进一步的上马近代化的小高炉。另外,对所有自己体系内的小孩和年轻人的吸收和教育工作,必须马上开展。基础教育工作,一时一刻也不能停。

枝江郡主朱微妏,不是很理解自己的心上人,为什么这样劳心劳力的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她这些天一直在王书辉的身边,帮助他处理文书工作。她经常偷看那本心上人常常琢磨的,被他称为“红宝书”的红皮书。不过,那里面的内容,她完全看不明白。

因为自己的心上人,为自己的父亲拿回了爵位,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郡主爵位。她已经完全不管自己的心上人在做什么,想做什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