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王书辉不了解流通渠道的重要性。

他单纯的认为,只要是全民性的消费产品。来自现代的,高质量的,低价的棉布,是不会没有市场的。在这种认知的前提下,他对于棉布的销售工作没有像对私盐交易那么重视。正是这种忽视,导致了现在私盐买卖日趋蓬勃,棉布贸易萎靡不振的现象。

王书辉上午给教导营上完了课,回到办公室,看到新成立的统计科,把上个月各项收支的明细表已经交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他看完了明细表,发现上个月的棉布贸易仍旧非常的萎靡,仅有的两家销售商,这个月还没有来进货。等他的眉头皱起来了之后,才发现在统计科的明细表后还有一张纸。

王书辉拿起这张纸读了起来。

这是一份呈文。是一个叫做陈封的人写的。

这个陈封,是王书辉新任命的统计科科长。是除张宝树之外,教导营里第二个获得明确职务的学生。

今年16岁的陈封也是流民中的一员。但是和其他的流民不同,他不是因为活不下去才变成流民的,而是因为身上背了人命才从家乡逃跑加入流民队伍的。

陈封出身湖北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三年前,因为他父亲和当地的一个退休官员家发生地界纠纷,被退休官员联合当地官府陷害。他家的土地被抢走,从此家道中落。两年前他的父母相继病死。只有一个妹妹和他相依为命。

一年前,他的妹妹被退休官员家抢走,卖给了县城里的大户人家。不久后,陈封意外得知妹妹因不肯委身侍寝,被大户家的恶少打死。

15岁的陈封先是用一口杀猪刀,乘夜杀死退休官员一家。之后他混进县城,在买他妹妹的大户家的水井里下毒,毒死了大户家上下十七口。事发后他被当地官府通缉。被逼无奈之下,他才加入了当时过境的流民队伍。

王书辉当时在招聘流民时,对流民的出身来历进行了仔细的审核。所有的流民为了获得雇佣的机会,都把自己的老底儿交代了个底儿掉。只有这个叫陈封的少年,对自己的出身吞吞吐吐。最后在不被雇佣会被饿死的压力下,才说了句身上背了人命的话。

对于杀过人灭过门什么的,王书辉真的不怎么在乎。一方面是他觉得明末的人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另一方面他知道,这两百多个流民,能在上千人的流浪人群中生存下来,身上可能都不怎么干净。

陈封过去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他的父亲也读过几年书,所以他小时候也随着父亲念过三百千。虽然王书辉交给大家的是拼音和简体字,但是因为有些文化的底子,陈封的成绩也一直不错。他在学习上上手很快。最主要的是,读过书的陈封,理解力很不错,听讲的时候基本上一听就懂。

陈封的语文数学和历史的成绩都很好,其中以数学为最。每次考核的数学成绩都是满分。做老师的,无一例外的都喜欢听话和聪明的学生,王书辉自然也不例外。不同于现代社会,王书辉明末的学生都很听话,这就让陈封在一群比较死板的学生中显得比较机灵,让王书辉特别的喜欢。

王书辉像在现代社会的时候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除了经常送些零食之类的给自己喜欢的学生,也会经常的把自己喜欢的学生叫到自己的家里,和他们一起做饭吃饭,交流思想。在交流的过程中,王书辉自然而然的,会流露出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对于官僚地主阶级的敌视来。

他的这种思想,让本来就十分仰慕王书辉的流民学生和被官僚地主迫害的陈封,觉得与王书辉师尊和他们是心连心的。王书辉的立场,让这些孩子们对王书辉产生了一种对父亲般的孺慕之情来。

数学成绩优异的陈封被王书辉任命为统计科科长之后,除了认真完善的处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还在工作之余一心想要为王书辉做出更多的帮助。他经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发现了棉布滞销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他冥思苦想之后,写了这个关于棉布售的建议呈文。

他在呈文中写道,“师尊教导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于这个世道(世界)的。人只要在这个世道(世界)中活着,就会面对诸多的矛盾。师尊所言极是。”

“棉布销售的事体(事情),也是这个世道(世界)中的一个矛盾之一。我们的团体要卖棉布,江南巨户(松江棉布生产商)也要卖棉布,那么我们和江南巨户之间就存在着矛盾。”

“师尊教导我们,事体(事情)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事体(事情)发展的方向,由矛盾双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决定。所以我们在矛盾中要做最强的那一方。”

“现在的事体(事情)是,本县的布庄多年来都在卖松江布,他们已经和江南巨户狼背(狈)为奸,浑然一体了。作为矛盾的另一方,他们肯定不会支持我们。所以,学生以为,或者派兵相逼,使得布庄屈服。或者自立门户,我们自己开布庄卖布,不然棉布之事实难解决。”

王书辉看了呈文,脸上露出笑容来。倒不是说陈封的见解有多么高明,而是陈封在呈文里表现出来的东西,让王书辉高兴欣慰。

陈封的呈文体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陈封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仅仅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已经具备了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第二是,陈封这个孩子,在对待事物的态度十分的鲜明。他的呈文里表现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对矛盾的战斗性,都是王书辉对自己的学生一直以来的希望。

。。。

第36章 理念4

王书辉知道,一个人无论理论上有多精深,思维上有多优秀。し脱离了实践,那就是空想家。有一个伟人说的好,“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口尝一尝。”王书辉对学生的培养,自然也是十分注重实践工作的。

因为现在统计科的事情并不是很多,王书辉把陈封找来,把建立布庄,销售棉布的工作交给他来做。

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上位者,他们对手下,是通过恐吓的手段进行挟制。王书辉对于学生交代工作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能力。他对有些不安的陈封说,“你没有干过商业工作,这不要紧的。你没做过商业工作,我也没做过商业工作。不能给你更多的理论上的指导。这次给你建立的这个商业实践小组,主要的工作,就是摸索商业工作怎么做的。”

“这次一共抽调五个教导营的学生和五个家丁营的家丁,人手都是你自己选。在这次开商铺的工作中,由你做领导工作。你要记住了,王府的刘六管家,只是你的顾问。你在做一些工作的时候,遇到不了解的事情,搞不清的人际关系,可以向他咨询。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你们十一个人手里。”

“我给你的工作手册里,记录了具体的工作模式。这个民主集中制,就是一切工作的总原则。遇到大事情,要大家一起商量办法,这个就是民主。做决定的时候,由你这个领导,听取大家的建议后最终做出决定,这个叫做集中。工作中,你来领头,但是必须充分的考虑大家的意见,这个就是民主集中制。”

“你要记住一点。做事情胆子要大。谨慎是很重要,但是不要顾头顾尾的那么多疑虑。我老家有句俗话,‘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你不要怕失败,有老师给你兜着呢。就是你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老儿,老师我也照样是站在你这边的,我保你没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