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统计调查的根本准则 > 7 5 伊芙贝恩莉妲 生与死(第1页)

7 5 伊芙贝恩莉妲 生与死(第1页)

那个名字,伊芙·贝恩莉妲,听起来黏糊糊得令人不适,但她的妈妈却很喜欢。妈妈总说“伊芙”很有爱摩人的风格。她知道这是安慰——因为她长得压根就不像一个爱摩人。她出生在爱摩海上的一个小岛,有着爱摩人的红头发,却没有爱摩人的马铃薯色的眼睛。人们说她是一个怪胎和没爹的野种。妈妈告诉她:忍一忍就好,他们总会腻的。这句话让伊芙有了忍耐下去的希望。她每天都那么渴望其他人都忘了自己。这样她就不用再受欺负了。

岛上一年四季都下雨,空气潮湿得人简直要发霉,其中尤以码头为最。但人们却发了疯一样地挤向码头。码头在爱摩海群岛就意味着金钱。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罗德里亚船只靠岸,水手们卸下新大陆的工业品,从当地人手中换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补给,第二天再登上船前往世界的另一边。一个世纪以来的远洋贸易把爱摩海群岛和现代化链接在了一起,也把罗德里亚这个名字带到了爱摩人耳中。罗德里亚简直成了新世界的代名词。女人们为水手消遣海上的寂寞,男人们在船只来往中挣得一笔又一笔收入。还有人偷偷潜入货船,只为能够前往所谓的“新世界”。

伊芙的妈妈每天也会去码头。但伊芙知道妈妈不是去和水手“做活”,而是等“永恒的爱人”再一次回到这里。在妈妈口里,那个与她上床的男人聪明博学又风趣幽默,是一条商船上的大副,曾经去过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说来也怪,在满是虫子和暴雨的爱摩海小岛上,一个未婚先孕的女人竟然有如此甜蜜的幻想,以至于相信那个一夜情的大副会再来找她。但那时伊芙还小。她觉得妈妈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总有一天,她的爸爸会开着一条大船靠岸,带来吃不完的面包和喝不完的蜂蜜。到那时没人敢再欺负她。

可伊芙没等来那一天。后来她发现自己搞错了很多事。比如妈妈每天去码头就是在和那些水手“做活”。但为什么?明明妈妈告诉过伊芙那种女人肮脏得令上帝发指,还让她永远不要去做这种事,否则就不再是她的女儿了。但妈妈却去做了。而且妈妈还生病了。医生说妈妈得那病是活该。伊芙不懂为什么医生要说这么过分的话。妈妈明明是个好人。还有人说她的妈妈是个骗人鬼,她只不过是妈妈和一个嫖客的意外产物,而那个风流倜傥的爸爸根本就是被捏造出来的存在。伊芙不知道怎么反驳。夜晚她趴在妈妈的怀里一动不动,妈妈也很久没有说话。最后反倒是伊芙安慰起了妈妈。人们总会说腻的。她重复着。人们总会说腻的。妈妈抱着她痛哭起来。

岛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妈妈也一天比一天虚弱。伊芙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妈妈。后来有一天,妈妈突然荣光焕发起来,仿佛遇到了天大的好事。那天晚上她偷偷摸摸地对伊芙说她有了一张前往新世界的船票,会有一个水手叔叔把她带上船。她会去到新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伊芙懵懵懂懂地说“喔”,以为妈妈会和自己一起前往新世界。她说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她就什么都不怕。妈妈却一句话没说,只是交给了她一个小小的十字架。于是第二天她就被送上船了。但那天妈妈没有登上那条船。她地妈妈只是站在码头上朝船挥手。伊芙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知后觉地放声大哭。她的妈妈在视野里一点点缩小,最后变成了一个看不清的点。那天伊芙突然明白自己再也没有妈妈了。

船上的日子很难熬。带她上船的水手脾气很差,除了每天送食物外就不会来见伊芙。这个水手总是骂骂咧咧地抱怨。他后悔自己拿钱太少却冒风险把伊芙带上了船。伊芙被水手藏在了下层舱的管道间。那里又热又湿,黑得好像妈妈讲的神话里的地狱。可她不敢抱怨也不敢哭。水手说一旦发出声音就可能让巡逻人发现她,那样她就要被扔进海里喂鲨鱼了。上厕所也只能用房间里一个小小的管道口——据说那里直接通向海底。

等到船只在罗德里亚靠岸的时候,伊芙几乎已经丧失了对时间的概念。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伊芙被水手带上了码头——直到那时她还不知道水手的名字——她被送到了当地的私立儿童救助中心。那一年她才满七岁,却要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熬过未来的岁月。气象学家在报纸上说罗德里亚正迎来二十年里最温暖的春天,政府公告里各项经济数据再创新高,每个人都感到黄金般的新时代正徐徐拉开帷幕。但这些和伊芙没有关系。她只不过是纽黑文的一个小小孤女。

在爱摩的日子并不容易,但有妈妈陪伴就不会觉得难过。那些日子妈妈总是会羡慕向往地提起那片遥远的新大陆,于是小小的伊芙也憧憬起了那个叫做罗德里亚的国家。可当她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她才发现这里和爱摩没什么不同。是,这里雨少了些;空气也干燥了些。但在儿童救助中心里,人们还是不喜欢她,把她当作怪胎。爱摩人不喜欢她蓝色的眼睛,可那里她至少可以躲进妈妈的怀里。这里的人讨厌她红色的头发,她又该怎么办?

她在纽黑文的儿童救助中心度过了四年。她个头矮小,平时用不着干活,但要去照顾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们。伊芙额外喜欢这份工作。换尿布、替婴儿清洗身体……无论什么事她总能学得很快。幼儿虽然口齿不清,连话都说不好,但他们不仅不讨厌她红色的头发,还会哎呀唉呀地朝她张开双手来拥抱。每当这种时候,伊芙就有一种自己被人爱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她深陷其中。伊芙笨拙地模仿起了她的妈妈,学着妈妈的方式来尽心尽力照顾这些小小的生命。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看着幼儿们一个接一个被领养走:收养者们总是喜欢白纸一张的小孩。而伊芙太大了。她已经十一岁了。不久之后,照顾孩子的工作终于结束,她被安排到食堂洗碗扫地。她是个随遇而安的孩子,不管在哪总是努力把活干得尽善尽美。但那段时间她很馋厨房的蛋挞,而那是给主管和中心主任特供的甜品。有一天她实在没忍住,趁着到厨房帮忙的机会偷拿了一块蛋挞。可偏偏那天厨师长提前出现在了厨房里。于是她被发现了。

那个名字,伊芙·贝恩莉妲,听起来黏糊糊得令人不适,但她的妈妈却很喜欢。妈妈总说“伊芙”很有爱摩人的风格。她知道这是安慰——因为她长得压根就不像一个爱摩人。她出生在爱摩海上的一个小岛,有着爱摩人的红头发,却没有爱摩人的马铃薯色的眼睛。人们说她是一个怪胎和没爹的野种。妈妈告诉她:忍一忍就好,他们总会腻的。这句话让伊芙有了忍耐下去的希望。她每天都那么渴望其他人都忘了自己。这样她就不用再受欺负了。

岛上一年四季都下雨,空气潮湿得人简直要发霉,其中尤以码头为最。但人们却发了疯一样地挤向码头。码头在爱摩海群岛就意味着金钱。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罗德里亚船只靠岸,水手们卸下新大陆的工业品,从当地人手中换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补给,第二天再登上船前往世界的另一边。一个世纪以来的远洋贸易把爱摩海群岛和现代化链接在了一起,也把罗德里亚这个名字带到了爱摩人耳中。罗德里亚简直成了新世界的代名词。女人们为水手消遣海上的寂寞,男人们在船只来往中挣得一笔又一笔收入。还有人偷偷潜入货船,只为能够前往所谓的“新世界”。

伊芙的妈妈每天也会去码头。但伊芙知道妈妈不是去和水手“做活”,而是等“永恒的爱人”再一次回到这里。在妈妈口里,那个与她上床的男人聪明博学又风趣幽默,是一条商船上的大副,曾经去过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说来也怪,在满是虫子和暴雨的爱摩海小岛上,一个未婚先孕的女人竟然有如此甜蜜的幻想,以至于相信那个一夜情的大副会再来找她。但那时伊芙还小。她觉得妈妈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总有一天,她的爸爸会开着一条大船靠岸,带来吃不完的面包和喝不完的蜂蜜。到那时没人敢再欺负她。

可伊芙没等来那一天。后来她发现自己搞错了很多事。比如妈妈每天去码头就是在和那些水手“做活”。但为什么?明明妈妈告诉过伊芙那种女人肮脏得令上帝发指,还让她永远不要去做这种事,否则就不再是她的女儿了。但妈妈却去做了。而且妈妈还生病了。医生说妈妈得那病是活该。伊芙不懂为什么医生要说这么过分的话。妈妈明明是个好人。还有人说她的妈妈是个骗人鬼,她只不过是妈妈和一个嫖客的意外产物,而那个风流倜傥的爸爸根本就是被捏造出来的存在。伊芙不知道怎么反驳。夜晚她趴在妈妈的怀里一动不动,妈妈也很久没有说话。最后反倒是伊芙安慰起了妈妈。人们总会说腻的。她重复着。人们总会说腻的。妈妈抱着她痛哭起来。

岛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妈妈也一天比一天虚弱。伊芙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妈妈。后来有一天,妈妈突然荣光焕发起来,仿佛遇到了天大的好事。那天晚上她偷偷摸摸地对伊芙说她有了一张前往新世界的船票,会有一个水手叔叔把她带上船。她会去到新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伊芙懵懵懂懂地说“喔”,以为妈妈会和自己一起前往新世界。她说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她就什么都不怕。妈妈却一句话没说,只是交给了她一个小小的十字架。于是第二天她就被送上船了。但那天妈妈没有登上那条船。她地妈妈只是站在码头上朝船挥手。伊芙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知后觉地放声大哭。她的妈妈在视野里一点点缩小,最后变成了一个看不清的点。那天伊芙突然明白自己再也没有妈妈了。

船上的日子很难熬。带她上船的水手脾气很差,除了每天送食物外就不会来见伊芙。这个水手总是骂骂咧咧地抱怨。他后悔自己拿钱太少却冒风险把伊芙带上了船。伊芙被水手藏在了下层舱的管道间。那里又热又湿,黑得好像妈妈讲的神话里的地狱。可她不敢抱怨也不敢哭。水手说一旦发出声音就可能让巡逻人发现她,那样她就要被扔进海里喂鲨鱼了。上厕所也只能用房间里一个小小的管道口——据说那里直接通向海底。

等到船只在罗德里亚靠岸的时候,伊芙几乎已经丧失了对时间的概念。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伊芙被水手带上了码头——直到那时她还不知道水手的名字——她被送到了当地的私立儿童救助中心。那一年她才满七岁,却要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熬过未来的岁月。气象学家在报纸上说罗德里亚正迎来二十年里最温暖的春天,政府公告里各项经济数据再创新高,每个人都感到黄金般的新时代正徐徐拉开帷幕。但这些和伊芙没有关系。她只不过是纽黑文的一个小小孤女。

在爱摩的日子并不容易,但有妈妈陪伴就不会觉得难过。那些日子妈妈总是会羡慕向往地提起那片遥远的新大陆,于是小小的伊芙也憧憬起了那个叫做罗德里亚的国家。可当她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她才发现这里和爱摩没什么不同。是,这里雨少了些;空气也干燥了些。但在儿童救助中心里,人们还是不喜欢她,把她当作怪胎。爱摩人不喜欢她蓝色的眼睛,可那里她至少可以躲进妈妈的怀里。这里的人讨厌她红色的头发,她又该怎么办?

她在纽黑文的儿童救助中心度过了四年。她个头矮小,平时用不着干活,但要去照顾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们。伊芙额外喜欢这份工作。换尿布、替婴儿清洗身体……无论什么事她总能学得很快。幼儿虽然口齿不清,连话都说不好,但他们不仅不讨厌她红色的头发,还会哎呀唉呀地朝她张开双手来拥抱。每当这种时候,伊芙就有一种自己被人爱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她深陷其中。伊芙笨拙地模仿起了她的妈妈,学着妈妈的方式来尽心尽力照顾这些小小的生命。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看着幼儿们一个接一个被领养走:收养者们总是喜欢白纸一张的小孩。而伊芙太大了。她已经十一岁了。不久之后,照顾孩子的工作终于结束,她被安排到食堂洗碗扫地。她是个随遇而安的孩子,不管在哪总是努力把活干得尽善尽美。但那段时间她很馋厨房的蛋挞,而那是给主管和中心主任特供的甜品。有一天她实在没忍住,趁着到厨房帮忙的机会偷拿了一块蛋挞。可偏偏那天厨师长提前出现在了厨房里。于是她被发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