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三国大特工笔趣阁 > 第131部分(第1页)

第131部分(第1页)

王粲脸色苍白,握紧了拳头。

马日磾捋着颌下的胡须,点头道:“我阅览群书,认识各种字体,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字体。这一幅字和眼下的字体不同,别具一格,一撇一捺力透纸背,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幅字,堪称大家之作!”

杨彪掐着胡须,也忍不住点头赞叹。

蔡邕心中非常的欢喜,他麻利的抓住王磊写字的蔡侯纸,微笑道:“诸公,这幅字暂时由老夫保管,让老夫研究研究,到时候,再和诸公一起欣赏。”

王允说道:“伯喈,这一首诗还没有评判。”

马日磾点了点头,说道:“王大人的这一手字堪称大家之作,这一首诗,也是千古绝唱。开篇十个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气势逼人,夺人气魄。这十个字的组合,已经不是简单的字,超脱了一般的诗句。”

“十个字所体现的,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令鬼神都要变色。”

“后面十个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点睛之笔。”

“这是痛恨袁绍临阵退走,恨袁绍只顾私人的利益。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仅仅是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仅是一念之间,却是存亡的抉择。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若是袁绍不愧天下百姓,无愧袁氏宗族,天下的大势早已变化,不是现在的局势。可惜,可惜袁绍自私自利。”

“王大人缅怀项羽,痛恨袁绍,最后的两句诗大妙,妙哉!妙哉!”

马日磾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蔡邕捋着颌下的胡须,也是一副称赞的神情,说道:“王大人的这一首诗,堪称绝唱。王粲的诗句有内涵有已经,却没有王大人的精气神,高下立判。”

王粲神情瞬间萎靡下去,表情难堪。

原本想为难王磊,没想到王磊却是个中高手。一手字开一时先河,连笔下的一首诗也堪称千古绝唱,可是王粲心中不甘。

一个混混出身的人,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王粲深吸口气,说道:“王大人的一手字,令人称道。诚如诸位前辈所言,王大人的这一幅字称得上一代宗师。可王大人毕竟没有上过学,我不信他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我怀疑是摘抄别人的。除非由我出题,王大人做几首应景的诗句。”

王磊勃然变色,这王粲真是不知好歹,竟然还要挑衅。

第321章宗师巨擘

王粲的话引起王磊的反感,蔡琰也皱起眉头,心中不喜。蔡邕却不管,他手上只拿了一副字,要彻底研究王磊的字体,还不全面,若是字体多多,研究起来更容易,也能全面的了解王磊的字体构成,所以蔡邕没有说话,选择了作壁上观,心底更希望王磊答应王粲的挑衅。

杨彪看了眼王粲,轻叹了声没有说话,王磊和王粲已经高下立判。

王允微笑道:“子固,老夫相信你,不要怕!”

马日磾点了点头,说话显得柔和,缓缓道:“这是以文会友,王粲小友才学出众,想和王子固比较比较,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放在心上。”

王磊微微一笑,道:“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来吧,谁怕谁啊!”

一句话,王磊彻底和王粲卯上了。

不让王粲彻底的死心,显然不可能彻底的击垮王粲。

蔡琰妙目流转,一颗心也紧绷着,期待王磊接下来的表现。

王磊的诗,让蔡琰也非常佩服。

王粲目光一扫,落在林中的柳树身上,微笑道:“眼下正是初春时节,柳树随风起舞,柳枝飘扬,以柳树为景,请王大人赋诗一首。”

王磊目光落在柳树身上,仔细的寻思。

他站起身,背负双手,一步一步的往前。连走了五步,王磊脸上有了笑容,笑吟吟的说道:“有了!”王磊回到坐席位置,坐下来,提笔沾满了墨汁,从容下笔。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首诗写完,马日磾、皇甫嵩、蔡邕、王允、杨彪等一干老臣子瞪大眼睛,仔细琢磨后,连连称赞。这首诗是唐朝贺知章的咏柳,赋物入妙,语意温柔,令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而春意却又通过柳树来描绘出来,非常精妙,是盛唐的经典古诗。

蔡琰松了口气,却又握紧拳头,不知道是为王磊加油,还是心中紧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