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江山不夜结局女主跟谁在一起 > 第41部分(第1页)

第41部分(第1页)

琴太微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小陆将军——”

徐未迟跺脚道:“殿下早就知道了啊!”

琴太微窒了一下,登时满面通红。又想起杨楝走时偏偏问她珠子在哪里,心中更是笃定。此时也不再细问,立刻拽出袖中的明珠,塞进徐未迟手中:“拿着这个,去找陆家哥哥,教他……教他定要……”

她一时急切,话也说不清了。徐未迟点着头收了珠子:“教他去救殿下。”

琴太微连连点头,冲着徐未迟跑开的背影大声道:“追上文夫人的车,跟着他们出去!”

主仆二人在空荡荡的清馥殿门口呆立许久,不觉已是日上三竿。刺目的秋阳打在脸孔上却无一丝暖意,中衣早被冷汗湿透了,渗得一身骨头都是冰冰凉的。想必这时候,送行的御驾已从午门出发,浩浩荡荡直往永定门外。西苑偏在一隅,听不到半点消息,仿佛皇城内外一切如常,毫无异兆,谁也猜不出、料不到下一个时辰会发生什么事情。

何谆谆犹自惴惴:“娘子,殿下要是回不来,怎么办?”

琴太微颤声道:“殿下回来之前,不许再提这个话。”

这一日巳时传来了南海子兵变的消息。御驾亲送福王出城,不知和哪路人马打了起来,一时兵戈横走,九门紧闭,城内众说纷纭。

一开始便有人刻意散布消息,说是徵王杨楝勾结福王谋反,意欲逼宫夺位,幸有锦衣卫誓死护主,城外正在混战。不久众人便得知,驻在南海子的徐家军亦卷入其中。

虽然情况未明,城中官民都不免浮想联翩,徐安照一向支持福王杨樗。这回皇帝废了贤妃,贬了福王,明着也打了忠靖府的脸。年来皇帝屡屡打压徐党,徐党已经没有多少后退的余地,徐安照一向大胆,赶在福王离京之前,谋杀了皇帝,扶植福王上位,这也是他最后的办法。至于徵王为何卷入其中,则各有猜测,有人指徵王自是徐家女婿,附和谋反必是为了分一杯羹。

然则也有人指出,徵王早同忠靖府疏远,连议定的婚事都推掉了,他未必肯跟徐安照联手,只怕是徐安照挟持了他来威胁太后,免得弑君之后,太后不肯支持福王登位。

这时候带头替杨楝说话的,自然是冯觉非那一群人。田知惠得了徐未迟的消息,迅速布置人手,赶在城外兵乱之前,分头知会朝中同党。

因皇帝出城,这日的早朝是取消了的。冯觉非得了田知惠的消息,惊得一身冷汗,匆匆赶往戴纶家中。戴学士刚刚起床,心知事情紧急,老先生亦顾不得礼数,蓬着头就将冯觉非延入书斋中密议。

“徐安照以庶子身份袭爵,唯恐人说他名不正言不顺。年来他时时锋芒外露,实指着争一件奇功下来,将福王扶上储君之位,他也好在忠靖府中站稳脚跟。”冯觉非道,“如今眼见福王坏了事,他竟然起了谋逆之心。只是仓促起事,尚不知结果如何。若换作徐功业本人,怕是不会如此铤而走险。”

戴纶摆了摆手,沉吟片刻道:“徐安照有不臣之心,只怕皇帝早已心中有数。不然深更半夜密召徵王,所图为何?”

冯觉非一怔:“老师的意思是,皇上猜到福王和徐安照要反——或根本就是做下套子诱他们反,然后再捎上徵王?”

戴纶点头。

“竟是学生误判了,”冯觉非顿足道,“总以为皇上要对付徐家,也得三五年功夫,其间不会拿殿下怎么样。这回看来,竟是要将殿下和徐家一锅端了。如此心急,竟不像皇上的作为。”

戴纶道:“如今不必管皇上何以如此。目今看来,皇上和徐家尚不知谁胜谁负。若是皇上有心做局,只怕徐安照胜算不多。如若皇上成功平乱,则必定徵王与徐安照一同以谋逆论罪。若徐安照果然成事,则他也不会放过徵王。”

冯觉非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颤声道:“老师以为目今该怎么办?据田公公称,已有人向小陆将军传话,只望他能于乱军中救出殿下一命。但是救命容易,免罪则难。”

戴纶倒还镇定,道:“目今我们只有盼着皇上成功平乱,或者殿下还有一线生机。皇上至少不肯轻易得罪文臣,他骨子里毕竟是个书生,别的事情犹可,他头一桩在意的,是他那张仁君的面子。”

冯觉非明白过来了,道:“不管外间情形如何,我们先造起势来。”

“我们的人有随圣驾出城的吗?”戴纶又问。

“没有。”冯觉非道,“但礼部乔长卿一直向着徵王,学生可以试着说服他。”

戴纶锁眉道:“殿下是皇帝带出宫去的,只怕将来皇上不认这笔账,还得请田公公从宫里想想法子。只不知殿下此去城外,他会如何行事?”

“田公公话中意思,殿下昨日临行前,似乎已有察觉。这也是我焦虑之处,殿下既然心里有数,那他还跟着出去……”冯觉非说着说着,自家心里倒是惊疑起来,却道,“殿下一向谨慎细心,断不会真的跟着徐安照谋反的。”

“殿下绝不会跟着徐家谋逆,他必定会设法脱身。可是……”戴纶犹豫着,又叹道,“他自小受太子严格教养,固然大略是谨慎规矩的,但我冷眼看他行事,仍是不时的冲动激愤,想来终归还是年轻任性吧。这一回真怕他做出糊涂事来。此刻他生死难料,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城外兵变,城中徐党蠢蠢欲动。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倒有四个不知踪迹,只剩北兵马司指挥邵池带着几个兵左支右绌,抵挡不及。不知哪一路披盔戴甲的人马,把六部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有徐党魁首赵崇勋把持的兵部尚可出入。而清流为主的礼部和翰林院则被搅了个底朝天,叛党用刀架着文官的脖子,逼他们起草福王即位的诏书,当时便有几个坚贞老臣扑刀自尽。

谢凤阁夫妇丁忧在外,谢迁夫妇在永宁寺守丧,竟然逃过这一劫。然而谢驸马府毕竟被乱党冲了进去,死伤仆妇无算,家私细软亦被劫去十之七八,末了还在院中起了一把火,把房舍都烧尽了。

皇帝既不在宫中,一时间还没有人闯到大内去逼宫。皇后尚且镇定,一边教吕义等安排人手,紧闭宫门不放任何人出入,一边布置人手看紧各宫动向,一边不时遣人探问太后。想起咸阳宫必定是乱党的靶子,不觉头皮发麻,索性将让唐清秋带着人将淑妃母子接到坤宁宫中,由她亲自看着。就算是徐安照想要扶植福王,剿灭皇三子一党,也不能让淑妃母子死得不明不白,罪名落在她这个皇后身上。

如此熬到中午,忽有逃回的礼部官员乔长卿称,御驾被劫,徵王杨楝奋身护驾,与徐安照力战不敌,被一刀刺入后心。

此言一出,举城哗然。清宁宫徐太后得知消息,竟至当场晕厥。

乔长卿被发跣足,满身是血,跪在午门外捶地痛哭。彼时午门尚在禁军手中,并无人阻拦他,又早有躲了半日的几个小官儿跑了出来同他牛衣相泣。有人牵头,冯觉非便领着一干交好的年轻翰林和言官立刻加入哭灵大军,口口声声呼唤皇帝。旁的低阶小官儿们见了,也相继入伙,一则是受了鼓舞抱团结伙,二来也想借午门躲避兵乱。人越聚越多,声势越来越大,渐渐非徐党的中层官员也参加进来,一时午门外哭声震天,竟是国殇的架势。

哭了一回皇帝,自然还有人记得徵王。庄敬太子余威犹在,徵王又素有贤名,暗中同情他的清流其实不在少数。此时反正皇帝也不在,哭一哭徵王,也是情之所至,顺势而为。

闹到中午,中、西城三个指挥使被禁军和邵池救了出来,东、南城兵马司亦有副指挥使接管,三下五除二夺回了六部衙门,砍了一批趁火打劫的逆党,城中的混乱渐渐平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