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成语有花有月 > 第95部分(第1页)

第95部分(第1页)

“我看这几个心思大了还不要留了,等去了闵州闹出笑话,先不说妹妹面上不好看,连王爷的面上恐怕也不光彩。”罗氏泯了口茶,道:“你看你韩老哥家里就是门儿清,我也清闲呐。”

“嫂嫂说的是,我进来忙太多,也疏忽了丹娘。”刘子麟连忙应和。

于丹娘脸一红,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朝着镜楼一笑,说:“这些不安分的惹了大人的眼了,厨房里烧着咱们这儿独有的鱼糕,做点心正合适,去已经让人端上来了,大人送的茶比这儿的要香,配鱼糕正合适。”

说着,便把话题扯了开来,镜楼也顺着她说:“那可要尝尝,面食我是最喜欢的。”说完,伸手托了于丹娘一把,刘子麟一笑,躬身退下,匆匆朝外去。

“鱼糕我也不懂如何做,只会吃,这里头是当地的秘方,我可不敢随意去窥探。”于丹娘端起茶,被镜楼拦下。

“夫人身体不适还是少喝茶为妙,茶可入药,好些人可是不适合的。”镜楼笑着拦住她,唤了下人换成白水。

于丹娘面色一动,闪过一丝羞赧,“大人可是折杀我了。”也没有反驳,镜楼自然知道其中意思,不由地一笑。

罗氏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外头早就没了声响,镜楼一边和于丹娘、罗氏两人说这话,一边想着,她没有见过有姨娘的家里是何种模样,刘家那个有亲姑母护着的表妹姨娘,真的很少见到。世上大多数,还是像刘子麟这家一样,一群权当陪衬垫档子的姨娘,生不了孩子,敢有自己的小九九立刻被灭于无形,就算主母不出手,作为一家之主的刘子麟也会出手。在男人心里,只有正室才是妻,剩余的妾都是身边养的猫狗,连宠爱都不屑给,不喜欢了就换,有时候弄不清楚,究竟是这些姨娘们自愿,还是被迫过起这样没有尊严的日子?若是自愿,她们有没有想到结果?

镜楼看着于丹娘温润的脸,想着,若是成正妻,于丹娘是否喜欢刘子麟这般一个换一个地纳妾?

答案或许早已有,镜楼却困惑了。

——————————————————————

盛州府一战震惊了整个南域,在所有人都觉得刘子麟必败的情况下,半路杀出长平来,纵横闵州一带长达十年的陈锐在军中被杀,远在平余府的林氏立刻动了,平余州牧林迁的长子林怀仁带着两个侄女直奔长平,而得知父亲去了长平,林怀仁的嫡女林曼带着堂妹,借口探亲往北沁而去。

这些镜楼都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此时她留下临时赶来的齐远方在盛州坐镇,刘子麟带着兵马休养着,一些未受影响的将士军户已经开始转移。

镜楼偷偷地换了装扮,也往北沁而去。

北沁府是南域首府,之所以称之为神迹,是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北沁是平地而起,五道神赐给这一代衣不蔽体的人们的礼物。

虽说传说有些夸张,可在山峦起伏中建起如此一大群的建筑,不可谓不壮观。

北沁北边是俊秀的金鸡山,金鸡山的尽头与北沁湖相连,而西边正是奔腾的北沁河,金鸡山上的大片城墙至今都有人在修葺,风景如画的同时,如此三角之势使得北沁府易守难攻。

镜楼带着斗笠,骑着一头临时买来的小毛驴,优哉游哉地沿着北沁湖游荡着,几天因为行军和陈锐一战而紧绷着的神经由于北沁优美的景色立刻放松了下来,连带那几个想要对自己下手的小混混,镜楼都觉得对他们太过仁慈了,都没有要他们的命。

嫩粉色的衣裳和月白的斗笠让镜楼看起来像个出门远游的小姐,可身边不见人,这让好些人都纷纷侧目,借着小蝶执行任务时候用的文碟,镜楼牵着小毛驴,顺利地“混”入北沁府,一进城,与城外全然不同的热闹繁华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小摊贩,鳞次栉比的牌楼,精雕细刻的程度不比香火鼎盛的庙宇差。

镜楼穿梭在人群之中,无意中瞥见摊贩背着箩筐卖的正是盛州的鱼糕,那香甜有鲜美的滋味倒是让镜楼突然有些嘴馋,看着那摊主的生意也不好,便挤过去。

“给我拿两块。”一时间镜楼也知道如何跟这位摊主打交道,别扭着蹦出一句话来。

摊主顿时笑脸如菊,哪里管镜楼说什么,立刻抄起油纸包上两块递上去,说:“姑娘您拿稳了,鱼糕五文钱一块,您趁热赶紧吃。”

镜楼摸着袖子,除了方便带的银票,就只有几颗碎银子,她拣了颗最小的,对摊主道:“别找了。”

摊主哪里会放过此等好事,顿时双眼发亮,马上起身连声道谢。

等买了鱼糕,镜楼才意识到自己带着斗笠,吃起东西来也不方便,捧着鱼糕便像找一家客栈休息下来。

不远处几个人挤在一堆看着什么热闹,这里算是北沁府最繁华的地方,这样的热闹常常有,平静如长平也会有,镜楼也没准备凑上去,只听见有几个女子的争执声,还恍惚听见了“王爷”二字,她脚步一顿,眉头皱起来,听得又不算真切,看着人群一圈一圈地围起来,也失去了探究的想法,赶紧趁着天黑前找歇脚的地方去了。

北沁的规模远比长平大得多,风景秀丽,有山有水,一日自然是游不完的,镜楼舒服地躺在客栈的榻上,由于撤下了香炉,屋子里的味道就有些不好闻了,镜楼呆惯了军营的帐篷,这样的条件她不会挑剔,有床睡已经是好的了。

白天的争吵又窜入镜楼的脑中,提到王爷,北沁的王爷就只有临江王了,好好的怎么会和六哥扯上关系了?或者是她听错或者误会了,人家只不过随口一说?

想着,镜楼觉得心浮气躁,眼睛一转,她大声在门口叫了声小二。

“客官有何吩咐?”小二来的很快,对于爽快付钱的客人,总是会给好脸色。

镜楼开门,丢了碎银子给他,说:“早先外头有人在吵架呢,帮我打听下。”

小二连连称是,心里暗想,这位姑娘是闲得发慌了,花银子去打听这么不相干的事儿,门一关上,小二克制着太过得意的脸,赶紧藏起银子来,贼笑着溜出去了。

外头鼎沸的人声到了晚上依旧没散去,花灯挂满了整条街,各家店是争奇斗艳,送晚膳来的小二显然打听到了消息,脸色却不是很好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