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打算把这歌取名叫菩萨,然后加上她们国家的字,蛮。
“菩萨蛮”这个词牌名就是这么来的。
再比如西乡月,蝶恋花等,
其实都是曲子的名字。和词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也有些是根据词来取名字的。
这里不表。
再说说这个破,为什么单单这个字被文山选中呢。
前面说了,
作为词牌名,
其实破和曲有关系。
东风破这歌全篇运用了琵琶弹奏,
在琵琶的传统曲目中就有破曲,
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
中国古代词中,
大多数的词名最后一个字一般是第四声,
这个不是扯淡。是真事。
比如:令,调,燕,月,慢,怨,乐,断,忆,醉,……
太多了,自文山后,多了个破!
文山才情可见一斑!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基本理解了歌名,
我们看看词。
方文山的词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
画面。
总有些人喜欢比较,甚至拿方文山和林夕也比。
这俩人风格其实完全不冲突。
林夕习惯穿插小事,事情,
突出的是一些人生的感悟和道理。
而文山习惯写物,画面。
读文山的词你脑海里自然而然的跟着就出来了一幅幅的画面。
两个完全没有任何比较的必要,
更没必要分个高下。
文山和林夕都是严谨务实的科班词人。
文山有一本创作笔记,那是随身携带的。
现在还是不是一样不得而知。
只能说早期的文山对得起大才的称赞。
期待文山再给我们带来一画面丰富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