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怎么会第一个出手……”
徐脂虎内心拔凉拔凉的,预感到情况不妙了。
因为她发现,不仅这位未来的夫君没有任何慌张,就连周围的其他辽东之人,也没有丝毫的慌乱。
这不科学。
仿佛早就有预料一般,知道会有人来偷袭,知道有人在半路埋伏一样。
如此淡定。
好像是早有准备,根本不在乎埋伏。
这让徐脂虎的内心,有了更加不好的预感。
太淡定了!
难道说,辽东早就已经知道了北梁的计划,提前做好了准备?
这不可能啊!
计划是临时改变的,这才短短的一天的时间而已,哪怕是有人背叛了,暴露了计划,时间也来不及呀。
这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所以在安排计划的时候,也就没有避让很多人,大范围的安排了下去。
因为大家知道,哪怕消息泄露了出去,被辽东王给知晓了。
这短短的一天时间,哪怕真有探子把消息传回去了,也不可能立马调兵出手。
时间根本来不及!
这是他们几个人,仔细的研究之后,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得出来的最佳时刻。
当时。
可是等到赵珣上山,这才安排的计划。
所以哪怕计划真的暴露了,辽东也不可能准备这么快呀。
即使之前就已经把大军调过来,埋伏在了边境周围,可要是怎么逃得过北梁的探子的?
就算是真的逃过了,又怎会知道从哪里埋伏?
时间真的不够啊!
既然都没有这些,不可能有人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那辽东王他们,到底为何会如此淡定?
徐脂虎的内心中想不明白,怎么也想不到其中的原因,这让她的内心焦虑越来越严重了。
没办法。
情报的差距太大。
他们想破脑袋都不会知道,赵珣手里有如同手机一般的传音玉符。
实时通讯,片刻而已。
别说是给了赵珣大半天的时间,就是在迎亲队伍离开的时候才知道消息,那也非常来得及。
更何况。
北凉的那些计划,赵珣上山的时候,隐藏在清凉山中的探子,就已经将消息传递了出来。
所以上山的第一时间,赵珣并没有急着闯门,而是按照北凉的计划,接受了阵法的考验。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北凉的考验,或者说为难赵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