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 > 第92部分(第1页)

第92部分(第1页)

太皇太后观着不高的树顶道:“与皇家有关的女子,少有能幸福的。你一直在外可能不知,早两年额父孙延龄义归大清被吴三桂之孙斩杀,四贞被吴三桂认作‘义女’便过起了吃斋念佛的日子,却仍是未保有独子啊——哎——从那年福临一怒砍倒此树到如今,已是多少个春秋了?”

宁芳并不知道,她很少去记那年岁。

“吉云、宝相,都是最吉利的词儿。可住在其中的人却并不一定能有个吉利儿。”太皇太后拉了宁芳在树围砌得砖墩上坐下。此时,日头正好,洒在树梢使人半沐天光半遮影,斑斓间就如永远流动的年岁般泛着迷茫的诱惑。

一老一少长时间都没有言语,仿佛是落入了岁月的泥流里起起浮浮。

“当我已经老去……当玄烨也要开始老去,也许——才真的发觉,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各有欢颜来得实在。”太皇太后拍了拍掌间宁芳的手背,正有那焦黄的叶子飘飘荡荡间坠下树来,“叶落归根……叶落归根……”

太皇太后真得乏了,宁芳便回到慈仁宫。可能是受老太太情绪的影响,情志虽有些晕沉却睡不着间,便有内侍来禀后妃们聚来请安。

宁芳愁苦着刚刚换下的宫装把头又得费力重装上,不怎么乐意地起了身子。

乾清宫的副总管顾问行前些日子调入慈仁宫,他向来话说,不说话时你永远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此时他上了前回道:“主子不必为他人刻意如此,自来,大象无形,后宫之中,并无什么人是需要主子费神的。”

观着面前还是高瘦无表情的顾问行,宁芳愣愣地眨了半天的眼睛,一笑而过重新退回榻上,瞅着身上的衣服虽不庄重却还严实:“那让她们进来吧,我就在这见好了。”

原本谈不上尚可的心情此时在顾总管那“大象无形”的四字影响下突轻快起来,瞅着进室的帷帘竟找回了当初喜迎小三初纳妻妾的心情。

来人不若早膳慈宁宫的规模,却仍是十七八人站满了一室。宁芳的心情虽是不错,可看了这么些个美人挺挺立在你近边,还各个都是小三的“女人”,就是再好的心情也止不住在心里几遍十几遍的把那小三咒骂了个够。

美女们行过了礼,可内殿不比外殿有那么多的椅子可以分配。宁芳瞅了瞅,没见到早先那大肚的女子,便也无所谓了,道了一声“你们坐吧”,便把谁坐谁立的问题丢给她们自己,自己歪在西式的宫廷的椅子上自播着桔子吃。

室内一时安静,只可听到皇太后嚼桔子“咕嚓咕嚓”之声。好半晌宁芳察觉出异样,才抬起头,正对上那个有些英气的女子亦睁着大眼直视着她。

“这是宜嫔郭络罗氏。”

宜嫔顺着顾总管的声音再次行礼:“郭络罗氏给皇太后请安,太后安好。”

额聚英气,神有坦然,面夹狠劲,这个宜嫔,只面相就不是个善和人。

之后对小三说起,他只一笑:“这个宜嫔空长了幅厉害人的面相,实则是个善主,由此可见‘人不可貌相’实不欺吾也。”

宁芳点了点头,自有温腕叫起了她。一个个看过虽是美不胜收,可真的能记住谁是谁呢?

摆手叫过宝仪:“像是太半都是新人。”

“是的,皇额娘,不如由宝仪给您点点认个脸熟?”

“不了,”宁芳拉着宝仪在榻沿坐了,丢下吃了一半的桔子,净了净手,“人多了也是认不清,有机会再说吧。只是——”细看看宝仪的脸色,却是脆白一片,一想,这么个孩子到如今不过二十,身体不好却仍要担着后宫这些女子们的衣食冷暖。先已去了两位皇后,她又如何能心安呢。

“你也少操点心,事情永远做不完,也不在这一日两日的,什么都没有身体来得重要。”宁芳不过是一时由感而发,感动了宝仪自不必说,听在其他嫔妃们耳里,这意义可便不同了。

顾问行低首打量其下神色,反不如温腕明目审视来得直率。

“多谢皇额娘关心……”

这“皇额娘”三字,再由宝仪口中吐出,不觉叫宁芳眼皮一跳。看来,这脸皮以后可得练厚点,不然真受不住这般“折寿”。

再安慰了宝仪两句,宁芳细看去,除了宝仪与先前宜嫔二人有座,另二人马佳氏同张氏亦都是老人。只是那马佳氏,这次看来,气势却很有些不同,虽也顺然却像是少了当年的什么。

三老一新,那张氏能同马佳氏同座,可见这宫里真是与当初离开时不同了。

马佳惜珍视太后望其,施然然起身行礼:“荣嫔马佳氏惜珍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多年辛劳了。”

她这话一出,虽是面上一派安馨,可听入宁芳耳中却莫名没有宜嫔那般顺耳。

早那宜嫔近十年入宫多有生孕的马佳氏却坐于宜嫔下座,只这么想想,就不得不叫宁芳“八卦”的神经跳动了那么两下。

心里有千般万朵的疑问却不能直问,宁芳只能以手遮面轻打了个哈欠。温腕便引着众妃先后退了出去。

只向顾问行投去一眼,那顾总管便把康熙十六年八月对后妃的册封及份位道出,但对众人的细节与感觉却一字未说。

宁芳知这是他本性使然,到是不在意,直接“八婆”:“那怎么马佳氏还坐到宜嫔后面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