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我的爷爷陈永贵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接待大家,希望大家理解之类的话。两旁的人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红宝书”,高喊着口号:

“毛主席万岁!”

“向大寨人学习!向大寨人致敬!”

“向陈永贵学习!向陈永贵致敬!”

“大寨精神万岁!”

参观者的热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解放军指战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以及成千上万的参观人群,都心甘情愿地在虎头山上参加义务劳动。哪怕是垒一块石头,铲一锨土,栽一棵树,都是荣誉性的留念。

不少地方的负责人到大寨取经送宝,带着自己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表演歌舞。《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8个样板戏几乎天天在这里上演。每次表演,大寨干部都得坐在大礼堂前排观看,这是态度问题,不能不参加。有时碰上连续几个晚上都是同一个节目,头天空军到大寨演了《沙家浜》,第二天工程兵来了,演的也是《沙家浜》,最后海军演的还是《沙家浜》。干部们劳动了一天,累得上下眼皮直打架,可还得坚持坐到演出结束,等着上台和演员握手致谢。

大寨对干部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社员。社员们下工后就可以休息了,干部晚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大寨结了婚的女干部吃了晚饭后可以在家干点家务,男干部晚上9点多还得凑在一块研究当天的事和第二天的生产安排,一般都得熬到夜里12点之后才能休息。大寨干部忙这忙那,睡觉时间大为减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农业学大寨(5)

(6)各地到大寨取经送宝

大寨闻名遐迩,光临大寨的人愈来愈多。大寨像井冈山和延安一样,成为红色圣地。人们去别的圣地,都是有季节性的,而去大寨,却是终年不衰。即便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有的人怀着朝圣取经的愿望,步行几百公里,吃着自带的干粮来到大寨;有的怀着革命的热情来交流;有的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观。大寨的田间村落、山上山下常常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一天少则两千多人,多则一万多人。

虎头山上空架起了高空运输索道,地里出现了拖拉机。高空中穿梭的运输机和地里耕作的拖拉机隆隆作响,奏出一曲曲和谐的音符。年轻的拖拉机手高唱着豪迈的歌:“我站在虎头山上哎,迎着朝阳放声歌唱……”大寨的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大寨人的心也越来越红。看着大寨这些既会操纵机器,又会种田;既会动脑筋搞技术,又能辛勤耕耘的新一代农民,看到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来的新大寨,感叹之余,老年人仍不忘教育年轻人:“如今,有了拖拉机,有了高空运输,可不能丢掉咱自力更生的扁担精神。丢掉这些,人就变了。”

虽然生产已机械化,生活也大大改善了,但大寨人仍然担着土石往山上走,挥着镢头在地里刨,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衣服是自己做的,小工具是自己造的。全国各地来参观的人看了感慨地说:我们来大寨取经,思想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爷爷却说:“你们是送宝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经验,我们长了见识。通过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对我们有好处。”

全国各地来大寨参观学习的人非常虔诚。山西雁北地区有个谢家坪大队,11个干部冒着严寒步行四五百里来到大寨参观学习,一路上像八路军行军一样,不住民房,不扰百姓,吃着自带的干粮坚持到了大寨。听说参观大寨“只能看地,不能看锅”,一些人就悄悄地来到大寨人的厨房里,揭开锅盖,一看都是些玉米面窝窝头,心里很不平静。大寨人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些参观的人非常感动,拿走大寨人正在吃的半个窝窝头带回谢家坪,告诉家乡的人:“大寨人就是吃着这种饭与自然斗争创造出一个新大寨的。”

浙江的一名生产队长,想通过学大寨改变家乡的面貌,自己花钱千里迢迢来到大寨取经。大寨人深受感动,特许这位生产队长住在大寨接待站。后来,浙江省来了几百人,领队说他们是第一批来大寨的浙江人,爷爷说:“不对,第一批已经来过了,是一个人。”

新疆的同志在昔阳办了为期10天左右的学习班,自己带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翻译,还带来了油印机,将介绍大寨经验的材料翻译成上述少数民族文字后,当场印发给大家学习。南疆的人们路上走了十几天才来到大寨,原来准备顺便到北京看看,可参观了大寨后,对比自己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就马上回去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几乎每个省都组织了县以上的干部参观大寨,学习大寨精神。几乎每个省都出现了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其中尤以河南省林县的事迹最为感人。林县人民为改变农田缺水的面貌,在险峻的山壁上开凿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面貌。当时,比较突出的还有山东黄县的下丁家大队和湖南岳阳县的毛田区等先进典型。到1965年、1966年中国农业连续两年大丰收,这是与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树立了苦干实干精神分不开的。

各界名人的足迹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大寨人在虎头山上打坝造地,从未间断,真正实践着我国古代“愚公移山”的寓言。国内国外,从高层领导到普通老百姓,纷纷来到虎头山,虎头山成了一座驰名中外的名山。

据资料记载,大寨接待的我国副总理以上的中央领导人有28位,部长以上的领导人有50余位。其中有周恩来、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陈毅、罗瑞卿、谭震林、邓颖超、纪登奎、方毅、张劲夫、康世恩、谷牧、粟裕、姬鹏飞、王震、孙健、谢富治、康克清、林佳媚、徐向前、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藏族)、赛福鼎(维吾尔族)、廖汉生(土家族)、耿飙、乔冠华、钱正英和石广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也到过大寨。

农业学大寨(6)

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界的名人更多,如:文学家巴金、郭沫若,医学家林巧稚,科学家钱学森,数学家华罗庚等。还有如侯宝林、红线女、郭兰英、孙道临、崔嵬、马季、庄则栋等也慕名而来。在大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还留下了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美籍华人杨振宁、物理学家李政道和美国作家斯诺等外国友人的足迹。

1969年来大寨的共375万人;是人们上虎头山最多的一年,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在我国的名山中,没有一座山有这样显赫的记录。大寨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摩肩接踵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奇迹。历史上也许只有在大寨出现过。

(7)国际友人访问大寨

据统计,农业学大寨期间(1964年…1979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要到平民,到大寨参观的人总共达到1045万人。其中国际友人共计25423人,包括来自22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政党领袖,134个国家的友好人士,2281个参观团。这之中有: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副主席斯皮罗?科列加,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科乔?蒂奥多西。(1965年5月21日)

哥伦比亚共产党总书记巴斯雷斯。(1966年12月15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副总理武元甲。(1967年4月9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