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
随后,语句首尾相接,凝聚成一本虚幻书册,上面书着三个大字——
《潜夫论》!
书册既名,立时就潜入邱言心底,散落成一句句话语,连绵不断,夹杂着一股忧国之念,变作一副画卷,呈现心底,随心念流转。
待得心念沉淀,邱言忽而摇头叹息:“不知有多少兵家之书,成书之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流芳百世,而只是想要尽一点绵薄之力,可惜……”
带着这种感慨,邱言心念一转,靠近了余下的原本精神。
随着《潜夫论》精神的离去,徘徊着的原本精神已然去了一半,只余下的四十多道,此刻随着邱言心念转动,四周景象再变,王朝倾覆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辉煌宫殿,殿中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细微处的摆设更是独具匠心,当真是贵气至极。
在这大殿之中,正有两人相对而坐,一人身穿明黄,衣绣金龙,散发出贵不可言之气息,另一人则是一身戎装,有种兵家锋利之感,偏生面容柔和、英俊,颇为儒雅,这较为矛盾的两种气质,却和谐的在这一人身上凝聚、统一。
哪怕只是虚幻之影,邱言依旧能感到两人在气势、气息上的不同凡响,他们坐在那里,相对而言,似乎是在交流、对谈,可那说出来的话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能够传过来,只见嘴动,而无声音,偏偏二人口中之言,仿佛凝成实质,在空中聚散不定,散发出变幻莫测之感,时而诡秘、时而堂正。
“龙袍?铠甲?”
邱言看着两人装扮,缓缓靠近,就要释放出一点感知,进一步探究,然后看准行事,适当应对,将那原本精神收拢过来。
之前三道原本各有不同,邱言将之收拢的方法也有差异,但大致总结出了一套法门,眼下也准备如法炮制。
但在他靠近过去后,交谈中的两人,竟是停下话语,而后齐齐转头,将视线投了过来!
这一幕,令邱言心中一跳!
但有《备论》的前车之鉴,他倒也不算惊讶,很快就平静下来,这原本精神演化出来的景象,根基在于意念,自然和一般的幻影不同。
不过,随着那身穿戎装之人开口说话,却让邱言悚然一惊。
“原来是我东华苗裔来了,当真一大喜事,这原本精神,自是要交给你的。”
“东华苗裔?”邱言心中一动,随后风云变幻,最后的四十道原本精神呼啸而至,融入意识深处,直接显化出一本书册,上书两字——
《问对》!
跟着书册一转,化作四字——
奇正相变!
四字再散,演化变迁,有波澜画卷从中衍生出来,滚滚如水,最终化作一条历史长河!
ps:感谢“玩下下拉”的打赏!
感谢“元阳扶桑”、“元阳扶桑”、“longyuan”投出的月票!
第七百二十章有缘何必阻挡,牵因天外飞来
长河流转,显出的不是史家所重的朝堂事,而是兵家兵马奔腾之景,时而正兵压敌,时而奇兵奇袭,将领一令,万千相随,有如一人,当真将调兵交战之法,演绎到了巅峰之境!
邱言只是沉浸其中,就隐约体验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感,气势如虹,难以抵挡!
另一方面,画中山川河流变迁,但那山河中的很大一部分,邱言心里都有印象,认出是北疆与南疆一隅。
“这本书册,乃是我东华之人书就?”
认出了山河,结合刚才话语,邱言如何还猜不出其中奥秘,脑中的种种信息串联起来,一下子就分明许多。
跟着,他心念一凝,在那长河景象里面,看到了几面大旗,上面赫然写着“大齐”两字!
大齐王朝!
这是大瑞之前的王朝,为前朝之名,起于齐鲁之地,故以此为名,大齐崩,大瑞起。
心中默念王朝名字,意识联动之下,神灵身中的离卦猛然一震,随后牵引因果,投影出一道身影,赫然是当初在遗蜕之地所见的董太师。
那位太师,当初在遗蜕之地占据了好大一片部族,声势无双,隐隐参透了一点法域奥秘,将好好一个部族化作人间鬼蜮,最终更从那图腾柱内的火苗处窥得机会,差点功成,但最终却被邱言所得,其人在离卦卦象的催动下,只得退避,离开了遗蜕之地,返回现世。
如今,邱言为官之后,虽然之前半年都安居于翰林院中,可还是有些消息渠道,大致知道了那位太师的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