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火锅,庄老先生靠在椅子上,满足地摸了摸肚子,感慨道:“这身上一暖和,骨头都舒坦了。”
“是啊。”家音小心的关掉酒精炉。
和庄奶奶一起将桌子收拾干净。
“老头子,你看家音多好的姑娘,咱们家小谦要是能有她一半能干,我就知足了。”
庄老先生放下茶杯,点头赞同:“我看可以把小谦介绍给家音认识认识。”
家音愣了愣,“小谦是谁?”
庄老先生开口:“小谦是我孙子,跟你差不多大,现在在n省上大学,那孩子长得精神,脑子也聪明。”
“就是人有点闷,不太爱说话。”
家音大概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有些无奈道:“庄爷爷,庄奶奶,我现在才十六岁……”
“十六?”庄老先生和庄奶奶面上都有惊讶。
“你十六岁,就能自己做这些事情?自己开车来h省?”
家音点头。
庄老先生和庄奶奶对视一眼,“你父母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出来,跑这么远?”
家音苦笑了一下,“我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坐牢了。”
闻言庄奶奶露出心疼的表情,“你家里还有谁吗?”
“还有弟弟妹妹,大姑。”
还有个大人,还好还好。
庄老先生叹口气:“丫头,你下次来可千万别再一个人了。付集那条路不太平,专盯落单的外地车。上个月就有个贩货的,车被撬了,人也给打断了腿扔在路边。你一个女孩子,太不安全。”
庄奶奶也跟着说:“是啊,人心隔肚皮,遇到好的还能留你条命,遇到心黑的,那后果不堪设想。以后出门,身边必须带着人,还得是信得过的壮劳力。”
家音看着他们真切的关心,心中一暖,“庄爷爷,庄奶奶,我知道了,下次再来我一定多带几个人。”
庄奶奶这才放心的点头。
下午,卖古董的卖家终于回来,家音跟着庄爷爷步行去往卖家住处。
一路上,庄爷爷边走边给她介绍古城里的建筑,或者典故,家音听的很认真。
很快到了卖家的住处,大门没有关,庄爷爷带着家音直接走进去。
这个卖家住的地方,比庄爷爷的住所要好很多,院子大不说,院子里摆放着石桌石凳,一旁还做了假山流水,一看就是有钱人家。
“大海,在家吗?”庄爷爷喊。
“在家,庄叔,你来了。”屋内走出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我把人带来了,你让人先看看东西。”
叫大海的中年男人看了看家音,心底有些惊讶她的年纪,“叔,你说的卖家是这个小丫头吗?你不是开我玩笑吧?”
“这事怎么能开玩笑,你可别小看这小姑娘。”说完庄老先生又对家音介绍:“这个就是我那个老友的儿子,叫赵海,你叫他赵叔就行。”
家音微微点头,“赵叔。”
赵海虽然有疑问,但还是点点头,“进来吧,我带你去看看。”
跟着赵海进屋,屋子里的装修陈设和庄老先生家一样,都是中式风格,陈列柜上放着一些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