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拿出最佳的表现来,方才不辜负他们如此的付出。
再次站到赛场,莫忆婷无比确定现在自己的能量是满格的,比以前任何一场比赛的状态都更好。
挟网络票选第三和第五名之势,莫忆婷和沈玫的组合可谓是已经占据先机,再加上前期的排练已经连老师都挑不出错了,这次晋级可以说是没太大悬念。
二人相视一笑,俱知道对方可以和自己携手演好这出默剧。
所谓的默契,就应该是这样吧。
第一轮是“分组挑战”,80个选手,每两人一组,搭档表演事先准备好的节目。由四个评委来决定其去留。
如果评委觉得OK,则该组的两人一起晋级,如果哪组不通过,组合中在这几天官网得票靠前的那位选手则要做出选择:
选择一,自己晋级,搭档被淘汰。
选择二,两个人一起待定。
主持人解释过一遍后,又刻意强调道:“是不是让人十分左右为难呢?要在好朋友、好搭档之间展开生死大考验,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尽在你一念之间!”
话音落地,所有的选手,连同观众顿时鸦雀无声。
这样的赛制,不仅残酷,更加残忍——要让一个人来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刚刚才并肩作战的战友,顷刻间就是你死我活。
只有你死,我才能活,如果我不忍心你死,那我也要面临危险!
不知道设置这个规则的人,是要充分暴露人性的丑陋,还是太过相信人心本善。
接下来,大部分观众的思绪都纠结在这个问题上了。
选手表演完毕,获得晋级倒不会有很多人关心。
只要看到哪组不通过,立马群情激奋,剑拔弩张,全力注意那个优势一方的选择。
有决定自己晋级,搭档淘汰的。那被淘汰一方的拥趸必然立刻炸锅,口称对方太无情,忍心抛弃自己原本的好搭档。
也有感情好的,不愿独自偷生,而选择两人一起待定。则排名靠前那位的粉丝团便会掩饰不住失望,指责自己的偶像被别人拖累了,不值得。
一切如白氏所期望,场上争议越多、气氛越紧张,场外的收视率就越高。
终于轮到莫忆婷和沈玫上场了。
她们表演的不是话剧、歌剧或者音乐剧,而是截取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一段,自行改编成默剧,并取名为《希望》。
莫忆婷首先上场,她饰演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骆塞尔太太。
旁白响起:“教育部部长荣幸地邀请骆塞尔先生和骆塞尔太太参加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在本部大楼举办的晚会。”
莫忆婷立在舞台边缘,原本平静且带着一丝怡然的脸一点点黯淡了下来,让人觉得她单薄的身躯都有点摇摇欲坠,像是站不住似的。
少顷,她微微启开双唇、眼睛也一下子亮了起来。她匆匆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几乎是雀跃着奔跑到舞台中央。
沈玫已经端坐在她前方的沙发上了,一脸矜持地在梳妆。
走得近了,莫忆婷慢慢放缓脚步,似是有点踟蹰。她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重重地抿嘴,下定决心走到沈玫身边。
沈玫挑高眉毛,示意她说出来意。
莫忆婷尴尬地比了比沈玫戴着的项链,面露求恳之意。
沈玫微微笑了,面带得色。随即她堆出个更大的笑容,睥睨着莫忆婷。
直到莫忆婷眼中的哀求渐渐转为犹豫,沈玫方才轻轻挥了下手,一副漫不经心地样子。
她站起身来,从梳妆台上拿起一个首饰盒,递给莫忆婷。还没等莫忆婷触到,沈玫又蓦地缩手,像是万分不舍。
莫忆婷只拿眼睛巴巴地看着沈玫,嘴唇翕动,似有万般苦衷却难以启齿。
沈玫不禁莞尔,再不逗弄她,爽快地伸直手臂,把首饰盒送了出去。
莫忆婷小心翼翼地打开,似是不敢置信,右手倏地按住嘴唇,低低轻呼一声。她迅速抬眼看向苏眉,带着浓浓的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