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几乎所有朝中大臣都知道,暴政的背后操纵者,并不是当今天子帝乙,而是他的两名儿子——微子衍!
微子启!
微子衍及微子启虽不是太子,即非当今皇后所生,故日后亦不能继承天子之位。
然而,他们野心之大,时刻觊觎着无尚尊贵的天子之位,于是趁着三皇子——由皇后所生的正统太子——子受德年纪尚幼的时候,在朝中广怖党羽,树立势力,只待时机一到便夺权夺位。
于是,趋炎附势之辈,都纷纷依附到大皇子及二皇子之下;反而不喜政治权利斗争的三皇子处处忍让,间接助长了二人扩展其势力。
朝政就是在这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日益败坏,而一些有才学却不甘趋附其势力之士,都被压迫得无法一展所长,以报国家,朝政更是一蹶不振。
商朝的国势,到了此刻,实在已慢慢步入衰亡之途,若再没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来扶正匡乱,否则,商朝六百年的基业,恐怕早晚会——毁于一旦!
商朝,亦会被另一些忠义之士,真命天子所取而代之!
卓山虽口口声声说对朝政已无心过问,一心告老还乡安享晚年,但与一些仍留在朝中与奸臣对抗到底的大臣保持书信来往。因此这晚寿宴,亦有不少各地的官员莅临出席,可谓盛极一时。
卓山一步出厅堂,在座的宾客都纷纷肃然起立。他们所敬重的,不仅是卓山过往在朝中所立下的如山政绩,还有那份不畏强权、守正不阿的君子之风。
卓山步至厅堂正前方的一个矮台前,轻轻踏上台阶,在台中央一张雕琢得异常华丽的酸枝木椅前,淡定的摆了摆手,示意各人坐下。
卓山一举手、一投足,全是如此轻描淡写,却又给人一份举足轻重的感觉,充分显出他曾是一朝大臣的不凡气派。
他稳重地坐在椅上,背后的笙弦乐声奏得更嘹亮,因为接下来的,将会是卓山的三名儿女来向他祝寿。
此时,厅堂之外缓缓步进一男一女。男的身材高大健硕,长得气宇轩昂,一身华丽衣着更显出其不凡气度。他,就是卓山的长子——卓无涯!
而在卓无涯身旁的美艳妇人,正是其妻赵氏。
卓无涯本在朝中任禁军统帅,负责统领数十万朝廷禁军。但由于天下承平日久,而禁军各职级又编制完备,因此才得请假一月,赶回来向老父祝寿。
卓无涯夫妇之后,还有四名精壮家丁合抬一件被一块大红锦帕覆盖着之物进来。
卓无涯一手掀开锦帕,随即金光四射,原来是一个高及人胸,以纯金铸制的巨大“寿”字。
众人一见此价值连城的寿礼,无不哗然咋舌。
卓无涯夫妇二人一同跪下,道:“孩儿祝爹寿比金坚!”
卓山轻赞了一声“好!”,二人欣然退过一旁。
宾客们却仍在赞道:“卓统帅文武双全,年纪经轻便能统领数十万朝廷禁军,而且还具有如此孝心,难得!难得!”
接着下来的是卓山的二女儿卓伶!
卓伶早年已嫁了给东伯候的儿子姜恒楚为妻,此次亦是特意回来向卓山祝寿。
卓伶跪下道:“爹,由于东淮一带正受水患困扰,夫郎政务缠身,未能亲身前来向爹祝寿,只托女儿向爹祝好,望爹见谅,女儿在此仅祝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又呈上一幅精致刺绣,上刺有“如意”二字,这明显是卓伶亲手所制。
卓山高兴得呵呵大笑,道:“不要紧!不要紧!当是以国事为重!”
最后步进厅堂的,是一名年约二十六,英伟不凡,外表颇为俊朗的青年。
他,便是卓山第三名儿子——卓无忧!
卓无忧一身锦衣华服,一头长发随风飘逸,翩翩风度中带着点点潇死洒及不羁,活脱是一个名门公子。
卓无忧虽已年届廿六,但他生性不喜功名,故并不似其兄无涯般已甚有成就;而卓山夫妇对这儿子向来十分疼爱,于是也随他喜好而行。
然而卓无忧也并不似一般公子哥儿,终日游手好闲,耽于逸乐。
他平日除了到师门练武及打理门中大小事务外,亦喜欢到处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而对一些欺凌百姓,穷凶极恶之徒,出手更毫不留情,因此西歧百姓对这卓家三公子都十分拥戴。
卓无忧除了是卓家三公子外,还是饮誉武林的的正道第一大派——广成仙派的大弟子。
自两年多前广成仙派的掌门人天玄子闭关后,派中的一应事务,都交由卓无忧打理。
因此,卓无忧亦被视为广成仙派下任掌门的继承人,他日的成就可谓千载难求。
然而,卓山夫妇对于卓无忧他日继任广成仙派掌门人一事却并不十分赞许。
当初他们让卓无忧加入广成仙派只为让他习武强身,他们始终不想卓无忧踏上这条江湖路,卷入江湖纷争之中。
但数番相劝下,卓无忧仍坚持要留在广成仙派,并暂代其师处理派中一应大小事务,他们也别无他法,只得随他所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