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晌,王龁消化掉了这个让他震惊的消息,竟虚心请教问着:“我能保证,武安君绝无谋反之意,他绝对不可能做出那种事情……可为什么他不愿意领兵呢?难道是在为两年之前的事情而赌气?”
还能因为什么,为了那百分之百的胜率啊……
苏澈直接说道:“武安君不打不胜之战,秦二次攻赵,国力空虚,而赵地因为此前被坑杀四十多万,人人皆是哀兵,所谓哀兵必胜,战力自然不弱,这也是你们围困这么久,却一直没有拿下邯单的原因。”
“此外,诸国恐秦,故而不敢出手,可局势拖了这么久,秦国却一直没有拿下邯单和赵国,已显颓势,如此一来,怎么可能还是不敢出手呢?”
“所以,继续拖下去,这里就是一摊沼泽,即便是武安君也不愿意陷在这里,故而不愿意领兵。”
“可他不来,那就得死。”
“他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可免一死,可这是秦国倾国之战,他这不是不战,而是不将秦国放在眼中,如此居功自傲之人,如何能容得了他?”
王龁听完这一番话后,立刻八百里加急,将密报送到了咸阳,送到了秦王的手中。
对于苏澈的事,王龁没有隐瞒,将事情大概说了出来。
同时在这一份奏折中,他恳求秦王,千万不要杀武安君,武安君是国之栋梁,一心为国,他不愿意出征,只是不想打不胜之战,而不是居功自傲,视秦国为无物,请秦王万分谨慎,务必三思而后行。
当秦昭襄王看到这样一份奏折后,不由得眯了眯双眼,他想杀武安君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范雎或许已经猜到了,但在他还没有下令的情况下,范雎根本不可能动手。
而现在,竟然被一个娃娃给猜到了???
这……
毫无疑问,秦昭襄王很是惊诧,他思来想去,以此作为条件,让他们归还质子,再让割让几座城池,就此退军,也不是不可以……
秦国举国之力,攻打赵国一年多,却没能攻下来,目前秦国的国力,已经很难再支撑这场战争了,而白起又不愿意领兵,这的确是一摊沼泽。
此外,秦王还收到了密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有了一些动作,不日之后,可能会援赵……
两国军队一旦下场,秦军腹背受敌,这一战,真的很不好打啊。
两个国家出兵的消息,这同样是秘密中的秘密,他们还未放出消息。
目前秦国方面,只有秦王拿到了第一手密报,这是千里加急之密保,其他人都不知道,甚至连丞相范雎都还不知道,被围困中的赵国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那个小娃娃竟然能预测到这一点,真是太神奇了!
当然了,秦王并不知道的是。
其实这两个国家来得都比较突然。
楚国方面,是一个叫毛遂的家伙,说服了楚国动兵。
也就是‘毛遂自荐’。
早些时候,平原君赵胜动身的时候,准备带二十个门客,去楚国谈‘合纵’盟约,因为只找到了十九个人才,其他人都是庸碌之辈,不值得带上。
这个时候,有一个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平原君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到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带上我,凑个人数出发吧!”
平原君问:“先生来到我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
毛遂回答:“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
平原君笑道:“我听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你处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还请留下吧!”
毛遂却继续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听到这话,其他十九个人面面相觑,随后都用嘲弄的眼神看着这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小子,对他不屑一顾。
但平原君赵胜最终还是同意带毛遂一同前往楚国。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开始和楚王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说绝对不能放任秦国继续变强这一类的话,唇亡齿寒的故事,说了很多遍。
可从早晨谈到了中午,楚王却一直不为所动。
这个时候,毛遂上前,直接拔剑逼向楚王!
毛遂认真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明。而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这又是在谈什么?”
楚王看到毛遂拔剑上前,顿时愣住:“这人是谁?”
平原君说:“这是我的舍人毛遂。”
楚王皱起眉头怒斥:“你上来干什么?我在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是什么人物?也敢上来?”
然而毛遂却不退反进,手紧紧握着剑柄,继续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因为您的身份尊贵的缘故,您拥有楚国军队无数,可现在,十步之内,大王却不能依赖楚国的军队了,大王的性命,此刻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君侯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