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和谐和谐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偶尔也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灾难之中,不要惊恐,不要畏缩,学习我们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众志成城,炼石补天!

我必须向读者朋友交代一下这节文字的写作背景。

不久前,我偕夫人飞抵山西运城,为北大燕工分校的企业总裁班连续3天讲授《企业文化》课程。

课程结束的那天,2008年5月11日,恰逢“母亲节”,热情的学员们纷纷向我的夫人祝福致敬,我也向在座的年轻母亲及天下的母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3天朝夕相处结下的师生情谊变得更加温馨。

由于运城“信合人”的苦苦相留,第二天上午我又驱车至永济市,为农村信用联社的全体员工作了一场演讲。

永济市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之处的古黄河之滨,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诗就写于此处;传说我们的“中华”称谓便来源于中条山和华山的合称。那山依山、山托山、山附山、山叠山、山重山、山靠山、山扶山、山中山、山外有山的中条山就高耸在我的面前。

母亲节、母亲河、母亲山,种种概念的结集,使我把这次演讲的题目定位于《黄河儿女爱母亲》,我向永济信合人大讲要爱我们的生身母亲,要爱我们的家乡母亲,要爱我们的祖国母亲,作为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农村信用社职工,更要爱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方勤劳、勇敢、善良的农民。

3个小时的演讲言犹未尽,我还绞尽脑汁地为众多的朋友留下题词,例如留给农信联社理事长张换社的题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永济苍生”,愿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匆匆吃罢午饭,下午两点刚过,当地企业家陈建执意亲自驾车送我返回运城。哪知车还没有出城,便见纷纷攘攘的人群涌向大街,不大会儿,当地的通讯信号消失,北京一个个电话打来,一个噩耗逐渐被证实:就是这一天、这一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我们的祖国母亲遭受了巨大的丧子之痛,我们中华儿女转瞬之间失去了数万名兄弟姐妹。

从那一时刻到我写这节文字,整整48个小时过去了,平常日子里的两天,在煎熬中却变得那么漫长。废墟中尚有众多鲜活的生命在挣扎着等待救援;数万名伤残者还在流着血,呻吟着,急需医治;惊魂未定的灾民们在雨中、在震中,身心仍在经受着摧残……

我与全体中华儿女一样,整个的心都系在汶川之上,时时刻刻在关注着那里的天气、那里的道路、那里的灾情,当然归根结底是那里的同胞。

我千遍万遍地祈祷:雨啊,你不要再下了!地啊,你不要再震了!让我们争分夺秒地救出那些废墟中的同胞,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尽快为伤者做些包扎、做台手术,尽快减轻他们肉体的痛苦;让我们为那些逝去的同胞打理后事,以使他们能体体面面地升入天堂;让我们及时为汶川的兄弟姐妹们送上食物、饮水、衣被,给他们尽快擦干血迹、擦去眼泪,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雨,仍在下;地,仍在震。只有我们的祖国母亲,挺起她伟岸的身躯,急速扑向她遍体鳞伤的孩子,去呵护他、去爱抚他、去拯救他!

我们的国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动全部国家机器,拨出了巨额钱物,调动了优秀儿女,一切为着:救人!救灾! 。 想看书来

同力补天(2)

我们的总书记彻夜无眠、洒泪揪心,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两天里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我们敬爱的总理,即刻起程奔赴灾区,在震中、在雨中,出现在苦难的群众之中,眼睛熬红、嗓子喊哑、手臂摔破、心肌操碎,为灾区的民众送去了温暖、送去了信心、送去了力量。

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出动了10万大军,从陆地、从水上、从空中神奇地向灾区结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闪闪的红星;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绿色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千万个雷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人民子弟兵成为灾区的顶梁柱和灾民的主心骨。

我们的新闻媒体克服了重重困难,及时准确地把灾情告知人们,也把炎黄子孙的心与汶川同胞的危难紧系在一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们通宵达旦,殚思竭虑,人们步履匆匆,车轮滚滚,人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排队献血,争赴灾区,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手足情”故事,在神州大地上演。

血浓于水,我们的港澳同胞,我们的台湾同胞,我们的海外侨胞,全然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不同的方式关心、关怀、关爱着正在受苦受难的同胞。

……

朋友们,平日里,我们说起“祖国母亲”,也许有人会感到只是一个比喻。现在,你看吧,祖国母亲分明就在我们的身旁!

人在恐惧之中,最感到安全、最大的慰藉,莫过于一头扑进母亲的怀抱。

现在,我们的祖国母亲正在为汶川同胞们擦拭着身上的血迹,擦拭着脸上的泪水,轻轻地、轻轻地亲吻着他们惊恐的脸颊,抚慰着:“孩子,莫怕,莫怕;莫哭,莫哭!一切都会过去,噩梦醒来是朝晨”,“只要人在,我们会建更好的房子,会盖更好的学校”,“失去了亲人,你们难过我也难过,你们不会孤单,不是孤儿,你们会有更多更多的亲人!”

谁都不会怀疑,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是打不败、是摧不垮的。多难兴邦,一场巨大的灾难之后,必然有更大的社会进步作为补偿!

谁都不会怀疑,在大自然的面前,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渺小。然而,当民族精神把13亿个体的人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把这个集体击垮,我们必然取得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谁都不会怀疑,既然32年前唐山大地震之后,24万的在天英灵看着一个新唐山在废墟上拔地而起而含笑,那么,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更加强大的祖国,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再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汶川!

只是,当今之时,我们要挺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