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明之绝世武帝全文 > 第527章 谁掌天下舆情(第2页)

第527章 谁掌天下舆情(第2页)

朱棣由于已经领教过都察院控制舆情的厉害,那么多年了,竟然一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干这种事情,还没有人捅破。

既然发现了,那么这种事情就要避免。

毕竟,没有发现是你本事高,若是查出来之后,这件事情再次出现,那么就是我无能了!

虽然经过上一次的事件,对都察院的那一批官员严肃处理。

对新上来的这批官员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可这只能保证短时间内,都察院能够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实事求是的将舆情传到自己的耳中。

万一后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批的都察院官员也开始动起了歪心思,开始利用他们的职权牟利,那么都察院为民请命获利的丑事,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

可是最开始朝廷设立都察院的初衷,就是因为御史可以弹劾百官的权力太大,所以才诞生了都察院。

难不成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新的机构,来检查都察院?

或许不用!

毕竟,自己除了御史,都察院之外,还有锦衣卫。

都察院在明,锦衣卫在暗,一明一暗,除了能够帮助皇帝第一时间掌控天下舆情之外,还可以命他们二者相互监督。

在赋予两个检察机构平级相互监督的情况下,天子不就不会再被一方蒙蔽了!

想到这,朱棣已经决定回去之后,还需要再给予锦衣卫一些权利才行!

陈羽面对朱棣和夏原吉二人的答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老朱,老夏,你们二人的答案,对,但不全对。”

“简单来说,就是你回答的是正确答案的一部分。”

看着朱棣和夏原吉疑惑的小眼神,陈羽淡淡的说道:

“老朱,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分别为百姓和奸佞制造了舆论,并且通过制造出来的舆论扭曲了对错,成功达成了影响曾母和魏王的目的。”

“但实际上无论是百姓还是奸佞,都未曾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舆论话语权。”

“至于都察院,他们拥有着控制天下舆情,能够自行管控让皇帝看见他们所期望的消息,看似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但也未曾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舆论话语权。”

“首先,都察院拥有掌控舆情上报的权利来自哪里?是来自皇权之下所赋予的。也就是说,如果哪一天,皇帝认为都察院权势过大,大到能够影响皇权,那么可以随时剥夺都察院的权利。”

“到了那个时候,都察院的权利被皇权剥夺,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本控住舆情的能力。”

“其次,都察院若是为了利益,而酌情上报舆情,那么被压下来的舆情消失了吗?”

“自然没有,那些被压制的舆情,在暗中看不见的角落,默默积蓄着力量,等时候一到,猛然喷发出来。到那时,无论是压制舆情的都察院,还是赋予都察院权利的皇权,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换句话来说,都察院控制舆情的权力,是一种玩忽职守!”

“这便是你们二人的回答,对也不对的所在。”

朱棣听了陈羽的分析后,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

按照陈兄弟的说法,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中的百姓、奸佞,以及都察院,还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

尤其是都察院,与其说是掌握舆情,倒不如说是将舆情压制。

压制的下场,自然就是舆情不断累积,等到爆发的那一刻,会波及更大。

还是那一次的都察院为民请命贪污事件,一直借舆情获利,结果被诛杀者何止百人。而给予他们权力的皇权,也因此受到了天下万民不信任的窘境。

既然他和夏原吉的想法都是错误,那么正确的答案又是什么?

陈羽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舆论话语权,先拆字看,‘话语’就是说话、表达的意思,“权”呢,当然是权力、主导权。所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话语权不就是有资格说话?”

“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理解。真正的舆论话语权,是指在某个领域、场合、群体中,拥有影响力、决定讨论方向,塑造观点和规则的能力。”

“换句话说,不只是你有没有机会说话,更重要的是,你说的话别人听不听、认不认可,会不会据此调整他们的看法和行为。

“比如,在一群学者讨论中,德高望重的大儒自然比普通读书人更有话语权;在家庭中,父母通常比孩子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国家大事里,朝廷张贴的告示也往往更能影响舆论走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