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花听到这里,也兴奋地拍起手来:“那咱们……”
“先处理完这头猪。”曹大林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她的话,只见他手中的刀尖已经毫不留情地划开了野猪那厚实的肚皮,“肉不处理好,半天就臭了。”
于是,四个人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曹大林负责将野猪进行分割,他手法娴熟,动作利落,每一刀都精准地落在该落的位置上;刘二愣子则负责熏制,他在一旁生起了火,将分割好的肉块放在火上慢慢熏烤,让它们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那两个姑娘则用大树叶将熏好的肉仔细地包裹起来,然后再用绳子捆成一个个便于携带的小包。
不到两个小时,这头重达三百斤的野猪就被他们成功地变成了几十包熏肉和一堆骨头。曹大林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骨头可以拿去熬汤,油脂可以用来炼油,鬃毛还能做成刷子。”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旁边的溪水里洗净了双手,“这样一来,这头野猪就一点都不会被浪费了。”
收拾完毕后,队伍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沿着野猪来时的痕迹开始反向追踪。走在最前面的是黑箭,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一样,鼻子紧紧地贴着地面,仔细地嗅着空气中的味道,时不时还会抬起头来,再嗅一嗅周围的空气。
随着他们逐渐深入林子,天气也变得越来越闷热,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有无数把小锯子在同时锯着木头一般,让人感到有些烦躁。
“慢。”就在这时,曹大林突然举起手来,示意大家停下脚步。他缓缓地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拨开一丛蕨类植物,露出了几个清晰的蹄印。他凝视着这些蹄印,眉头微皱,说道:“不止一头,是一群。”
刘二愣子听到曹大林的话,心中顿时一紧,手忙脚乱地将土枪上了膛,结结巴巴地说道:“要不咱们……”话还没说完,就被曹大林打断了。
曹大林目光锐利,果断地决定道:“绕过去!”他深知野猪群的厉害,尤其是那些带着崽子的母猪,更是惹不得。
于是,队伍小心翼翼地改变了路线,艰难地爬上了一道陡坡。曹大林走在最后,警惕地不时回头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这一世的重生,让曹大林对危险的直觉变得异常敏锐。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群野猪就在不远处的林子里活动,仿佛它们随时都可能冲出来。
终于,在正午时分,队伍登上了一处山脊。正当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时,张翠花突然指着前方,失声惊呼道:“快看!”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山谷里一片火红,宛如有人在山坡上铺了一块巨大的红地毯。那鲜艳的颜色即使在百米开外,也依然十分夺目。
更令人惊奇的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清香,那是红景天独有的味道!而且,这并不是几株红景天,而是整整一面山坡都被它们覆盖着!
“我的老天爷……”刘二愣子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这得值多少钱啊?”
曹大林心跳加速。上辈子他只在深山里见过零星的红景天,这么大片的野生群落闻所未闻。按现在供销社的收购价,这一山坡的红景天能换三辆"永久"自行车!
"先别激动。"他强压住兴奋,声音却有些发颤,"看清楚再说。"
队伍谨慎地向山谷移动。随着距离拉近,红景天的规模越发惊人——足有两亩地大小,植株密集健壮,根茎粗如儿臂,在阳光下泛着玛瑙般的红光。
赵春桃蹲下来,小心地挖出一株。红景天的根呈纺锤形,表皮暗红,断面橙黄,散发着特有的苦涩香气。她轻轻掐了一小块根皮尝了尝,眼睛一亮:"是正品!至少长了七八年!"
"发了。。。"刘二愣子喃喃道,手里的土枪都忘了放下。
曹大林却皱起眉头。这么大片的红景天,靠他们四个人根本采不完。而且红景天根系发达,采挖费时费力,没个两三天弄不完。
"咱们得回屯子叫人。"他做出决定,"今天先标记位置,明天带足工具和人手来。"
"现在就走?"张翠花恋恋不舍地看着那片红景天,"不先挖点?"
曹大林摇摇头:"天不早了,再耽搁赶不回屯子。"他指了指西沉的太阳,"而且我闻着要变天。"
仿佛印证他的话,远处传来一声闷雷。长白山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就有乌云从山后翻涌而来。
"走!"曹大林一挥手,"二愣子,砍些树枝做记号。"
刘二愣子麻利地砍下几根桦树枝,剥去一段树皮,露出醒目的白色。曹大林则掏出随身带的一截红布条,系在最高的一株红景天上——这是跑山人的规矩,标记发现的贵重药材,后来者看到标记就知道有主了。
回程比来时快了许多。曹大林走在最前面,不时停下来修正方向。黑箭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不再东闻西嗅,专心在前面带路。
路过早上猎杀野猪的地方时,曹大林突然停下脚步,示意大家隐蔽。前方的空地上,几只乌鸦正在啄食他们丢弃的内脏。而在树林边缘,一个黄褐色的身影若隐若现——是头半大的黑熊!
"别动。"曹大林小声说,"小熊崽子附近必有母熊。"
果然,不远处的灌木丛一阵晃动,钻出头足有四百斤的母熊。它警惕地环顾四周,鼻子不停地嗅着空气。
四个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曹大林的手慢慢摸向腰间的"震天雷"——这土制炸药威力不大,但吓唬野兽足够了。
幸运的是,母熊似乎对人类的兴趣不大。它低吼一声,带着小熊崽子慢悠悠地走向另一片林子,很快消失在树丛中。
"好险。。。"刘二愣子长出一口气,额头上一层细汗。
曹大林却盯着母熊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它们往老鹰沟去了。"
"不会糟蹋咱们的红景天吧?"张翠花急了。
"不会。"赵春桃安慰道,"熊不吃红景天。"
队伍继续赶路。天色越来越暗,雷声也越来越近。当第一滴雨落下时,他们已经能看到屯子里的炊烟了。
"快跑!"曹大林喊道,一把拉起赵春桃的手。
四个人在暴雨倾盆前冲进了屯口。正在井台边打水的曹晓云看见哥哥,立刻丢下水桶飞奔过来:"哥!娘烙了粘火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