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赵春桃轻声说,"树参是山神爷的恩赐,可遇不可求。"
曹大林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上辈子他听说省城有个老中医出高价收奇参,这株五品叶的树参少说能卖一千块钱——在1984年,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收好。"曹大林将桦树皮筒系在腰间,"再找找,看有没有别的。"
众人分散开来,继续在附近搜索。曹大林和赵春桃沿着山坡向上,来到一处背阴的岩壁前。这里的泥土湿润,蕨类植物长得格外茂盛。
"等等。"赵春桃突然拉住曹大林的衣袖,"你看那儿。"
她指向岩壁上一道不起眼的缝隙。曹大林凑近一看,缝隙里隐约可见一抹红色。用索拨棍轻轻拨开遮挡的蕨类植物,竟然又是一株人参!而且从叶形看,至少是三品叶。
"今天这是撞大运了。"曹大林咧嘴一笑,从腰间解下红绳。
正当他准备系红绳时,岩缝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嘶嘶"声。曹大林浑身一僵,缓缓后退——一条黑白相间的土球子正从岩缝里探出头来,吐着信子!
"又是这玩意儿!"曹大林低声咒骂,手慢慢移向腰间的攮子。
赵春桃迅速从药囊里抓出一把雄黄粉,撒在岩缝周围。毒蛇被刺激得缩了回去,但仍在岩缝深处发出威胁的"嘶嘶"声。
"我来。"赵春桃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褐色粉末抹在曹大林脸上,"岩鹰粪,能掩盖人气。"
曹大林点点头,小心翼翼地靠近岩缝。这次他学乖了,先用索拨棍轻轻敲打周围的岩石,制造震动把蛇彻底赶走。确认安全后,才开始系红绳、挖参。
这株三品叶的人参虽然比不上树参珍贵,但也是难得的好货。曹大林挖得格外小心,生怕伤到任何一根参须。赵春桃在一旁帮忙,时不时撒些雄黄粉防止毒蛇返回。
日头西斜时,队伍收拾停当准备回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因为这次的收获实在是太丰厚了。除了那株五品叶的树参,他们还挖到了两株三品叶和几株二品叶的小参。这些人参在夕阳的余晖下闪耀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珍贵。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人参包裹好,放入背篓中。他们知道,这些人参不仅代表着财富,更代表着他们辛勤努力的成果。在回屯的路上,他们讨论着如何处理这些人参,是卖掉还是留下来自己使用。
队伍中的一位老者感慨地说:“这次的收获真是不容易啊,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人参,它们可是大自然的馈赠。”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着队伍渐行渐远,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回屯的路上,曹大林走在最前面,心里盘算着这些参的用途。那株树参可以卖个好价钱,剩下的给爹泡酒治腿,再留些给赵春桃的家人以后入药。。。
"大林哥,"赵春桃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想啥呢?"
曹大林笑了笑:"想给家里添头牛,再盖间新房子。"
姑娘的眼睛亮了起来:"我爹认识县里木材厂的人,能便宜买到好木料。"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崎岖的山路上交叠在一起。曹大林突然觉得,重生这一世,或许真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回到屯里,天已经擦黑。王秀兰和曹晓云站在院门口张望,看到曹大林的身影才松了口气。
"儿啊,没事吧?"王秀兰上下打量着儿子。
曹大林笑着从腰间解下桦树皮筒:"娘,看我挖到什么了。"
打开筒子,五品叶树参在油灯下泛着金光。曹德海拄着拐杖凑过来,浑浊的老眼顿时亮了起来:"树参!真是树参!"
当晚,曹大林把人参放在堂屋的供桌上,下面垫着红布。按老辈人的说法,新挖的人参得让山神爷过过目,不然会招来祸事。
躺在炕上,曹大林听着窗外虫鸣,盘算着明天的计划。去县城卖参是个好主意,但他得先打听清楚行情,免得被奸商坑了。赵春桃说她爹认识药铺掌柜,这倒是个好消息。。。
想着想着,他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曹大林就找到赵春桃,让她帮忙联系她爹和县里药铺掌柜见面。
赵春桃办事利落,很快就安排好了。
两人带着树参,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到了县城。
药铺掌柜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他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树参,眼中满是惊叹:“这树参品相极佳,实在难得。”
可谈到价格时,掌柜却压得很低,说市场不景气。
曹大林不乐意,他知道这树参的价值,坚决不肯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