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他刚刚收到小皇帝亲自拟写的一份诏书,诏书中小皇帝不仅称赞了姚咒
与拱圣军守城之英勇,还褒奖了唐康、李浩不惧强敌,救援深州的忠义,诏书称他
们虽未竞全功,但大战契丹精锐骑兵,已令韩宝、萧岚胆寒。更重要的是,“袍泽
有难,则感同身受,义之所在,则奋不顾身”,较之大宋朝一朝宣扬的契丹人“胜
不相让,败不相救”的卑劣,更是形成鲜明的对照,是大宋之所以必然击败辽人之
铁证一
石越分明的感觉到,小皇帝已经不甘寂寞,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开始一点点
的宣示自己的存在,而且,只要有机会,小皇帝就嘉奖、称赞那些敢于进攻,敢于
与契丹打硬仗的将领与军队,而不论其是非成败。
这分明是包含深意的!
皇帝的确很聪明。
这实际上,也是对石越施压。
尽管现在皇帝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至少枢密使范纯仁不会因此施压石越必
须救援深州,枢密会议也保持了足够的耐心。但皇帝就是皇帝,大宋朝仍然是一个
君主制的国家!他的影响力没有人敢小觑。
况且,实际上韩维与范纯仁也很关心深州的存亡。
而且,仁多保忠的指责是很有道理的—深州今日的局面,与唐康、李浩擅自
进兵,损兵折将,致使实力大损是有直接关系的。倘若晓胜军、环州义勇等到神射
军到来,两军各兵进攻,步骑配合,深州不至于落到这般境地。仁多保忠认为自己
也是主张救援深州的,只是在晓胜军实力大损,辽军已然有备的情况下,他迫不得
已,才取其下策,屯兵武邑。
但这些都不代表石越可以去打皇帝的脸。
他能顶住压力,不再采取添油战术,继续往冀州派些无用的援军,便已经不错
了。按理说他是应该这样做的,万一深州果真失守,宣抚使司至少可以以此推卸责
任,而不必背黑锅,被
人指责他救援不力。
这算是他当到右垂相的一个好处—官越大,表示背得起的黑锅越大。
石越同样深知深州若然失守,对士气民心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甚至可能会影
响到战争的走向,宣抚使司关于深州的情况是一日两报,但是,他绝不会因此而乱
了阵脚。他知省唐康的那点心思,唐康将深州视为他青云路上最好的一块垫脚石
只要保住了深州,对他的前程有着极大的好处。但是,对于唐康因此而沉不住气
进退失据,气急败坏,石越亦不由得有些失望。
倘若计唐康处在他现在的位置上,他能按捺得住么?
有大格局者,无时无刻,都能把握住自己的节奏,不会轻易的因为一些小小的
利害,便随着别人的节奏起舞,在这个方面,唐康仍需要更多的历练。
其实石越心里面也是很焦急的,他不断的着人去催促王厚、何畏之以及来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