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宋朝风云录 > 第372节(第4页)

第372节(第4页)

傲之人,他统率神射军,演习之时屡屡取胜,因此自视甚高,对自己未曾命讨佰得

一提的战功,十分耿耿。此番出兵.他一心以为可以泣下不世之功,旱已将武功侯

当成囊中之物,不料仁多保忠却按兵不动,凡是郭元度的亲信,都知道他常怀腹

诽,只是郭元度是个素以“儒将”自命的人,他做过班直侍!.也在枢府担任过差

遣,还在朱仙镇讲武学堂做过教授…这些履历,让他自己自觉要与寻常武将区别

开来。他生平最重阶级之法,常常挂在嘴边的便是武人要服从命令、守纪律、清廉

不贪。因此,对于阶级高于他的仁多保忠,他面子上仍是遵从不渝。但是,神射军

各营的将领,却并不如郭元度那么好说话,各营将领在晓胜军进取无功之后,其实

都想好好打个胜仗,好让晓胜军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况且,对于营一级的将领来

说,若不打仗,则不能立功,升官封侯,便都无指望.谁也不想坐失良机。只不

过,众将对郭元度却都+分服气,又素闻王厚“小阎王”的威名,谁也不敢当出头

鸟,怕的是落到王厚手中,大好人头被他用来立威。

唐康也很难知道张仙伦说的话,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夸大其辞。他心里自是明

白,弓长仙伦与他说这些话,心里面自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不论如何,倘若郭

元度与神射军诸将果然有进取求战之心,那事情总要好办许多。

离开武曰少后,唐康不再耽搁.一路疾驰前往阜城,但半路之上,又遇到大股

逃难百姓,他停下来打听,才知道这些百姓都是自河间府乐寿县而来,唐康想询问

乐寿县的情况,但这些百姓逃难较早,都是一问三不知,只是纷纷传说阳信侯在肃

宁打了败仗一…唐康听得又惊又疑,他自与李浩领兵至衡水,久不闻田烈武消息,

此时听到这些流言,虽难辨真假,但仍不能不担心。他相信以河间府之坚固.又有

火炮之助,纵然是耶律信亲率主力攻城,也绝非旬日所能攻破。但是唐康深知章

序、田烈武皆非甘心缨城自守之辈,若是他们主动出城攻击,为耶律信所乘,那也

不是不可能之事。深州已然难守,若云骑军再遭人挫,辽军兵势更盛.河北形势,

就更难收拾了。他一路忧心忡忡,直到下午申初时分,才终于到阜城。

阜城在绍圣七年,隶属于河北路水静军东光县—它曾经是一个小县,在宋仁

宗嘉佑八年时,才并入永静军治所在的东光县,降格为镇,到熙宁十年,又恢复为

县,伯该次复县没能持续多久,因熙宁间司马光、石越力行撒并州县计划,所以很

快阜城又再次降格为镇。

阜城的地理位置虽不及御河旁边的东光县,但原也是一个商湘发达的紧华之

地,唐康至阜城之时,发现此地已经被仁多保忠改造成了一个大军营。原本的集

市,已被神射军征用,成为兵营。城墙卜阵旗密布,城门口站着一队队持戈荷矛的

士兵,城西更是整出一片空地,数百名神射军将士正在那里练习阵法。

唐康一行离城尚有数里,便被侦骑发现,不多久,便有仁多保忠的次子仁多观

国与一个神射军的参军迎了出来,将唐康请至仁多保忠的行辕。

仁多保忠正在与诸营将领议事,得报之后,连忙亲率诸将迎了出来,他远远见

着唐康,便笑容满面的抱拳招呼道:“康时,是哪阵风将你给吹来了?”

唐康本是有求于人而来,却不料仁多保忠如此阵仗相迎,心中大感意外,当下

连忙笑着回礼,客气说道:“康奉台命,受守义公节制,早该前来请安听令。只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