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期的东西大都是外销瓷,做工也比较糙,比起康乾时期官窑差得天远,金林连上手的兴趣都没有。
明朝的大多是木刻,漆器,还有些铜像,佛道两家的都有,但做工也是民间作坊,国内游客买可以,对于金林这种大家,看看就行了。
民国的玩意就不用说,倒是有个蛐蛐罐造型很符金林胃口,五百块买了当个儿时的记忆。
精品瓷也有,有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缠枝莲大盘,直径近三十公分,青花花色鲜亮,胎质细致紧密,大开门的东西。
可惜是个修补品,全身好几块大口子,中间有一小绺是采用石膏硬补,摸不出来,看着别扭。
还有件乾隆中期的青花笔洗,算是较为精致的东西,四只底足却是全没了,估计是被人当做了茶杯。
再推开一家店门,迎面扑来浓浓咖啡香味。
这家的店门足有四十平米,算是很大的一家,墙上贴着一张汉语标识:“中华家精品请上二楼。”
呵呵。还有二楼啊?
这么大口气,精品?!
哥倒要看看有啥样的精品。
一楼一个中年妇女坐在轮椅上,拦住金林,朝着金林微笑,送上了一杯清香的绿茶。
谢谢!
端着茶杯,直接上了二楼。
敢在二楼做生意的可不是简单的主,国内的也是如此。租金就够吓人的。
面积不到三十平米,北面隔了一层出来,也不知道做什么。
小小三十平的房间,却密密麻麻摆着上千件各朝各代古董物件。
略微一扫,金林顿时来了兴致,还有点意思啊。
这么小的房间,藏着这么多老东西,哥还真来对了地方。
四边好几个博古架,一模之下,金林惊咦出声。
还是红椿的啊,有点年头了。
绕着博古架走了一圈,金林频频点头,这上面的东西明显比刚才那几家高了一个档次。
大多都是外销瓷,但质量却不一样。描金釉上红的碗碟壶保存很新,品相也很完整。
清末时期的鼻烟壶更让金林惊喜。
其中有一个一支烟长
度的鼻烟壶引起了金林注意。
壶腹两边刻有山水,纹理清晰,雕工精美。
褐色的鼻烟壶看似平淡无奇,但上手一模,质地坚实滋润,触手生温。
金林顿时呲牙。尼玛端石料。
没错,这就是端砚同一料子的端石鼻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