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想搏一搏,可身边的这位养母,却偏偏是个只想求个安稳的。
所以她今日替甄嬛出头,也是因为她觉得,只有像莞贵人那样争,才能有条活路——
不让,难道她就真要眼睁睁等着被送去蒙古和亲,然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吗?她又怎么肯?
这也是淑和至今只肯叫敬嫔“敬娘娘”的缘故。因为她从没真觉得,她的这位养母是为自己着想。
方才敬嫔提曹琴默为温宜妹妹投靠昭妃,淑和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人家母亲会为孩子谋后路,那她呢?
她觉得自己就像只被圈养的小猫小狗,被敬嫔安稳的养上几年,等父皇一道圣旨下来,再被打扮得齐齐整整后,
乖乖的送去蒙古和亲。敬嫔口口声声说是“为她好”,可淑和清楚,那不过是为了敬嫔自己的安稳罢了。
华妃即便再凶残,也不可能对她一个孩子动手?而她出头后,被报复的也该是莞娘娘和敬嫔这个养母。
连莞娘娘都不怕,可她这位养母却怕成这样。连为她扛事的本事都没有,叫她怎有信心,跟着她在这宫里熬下去?
至于真心,这宫里真心最不值钱。莞娘娘虽不是全然为她,可至少也没害过她,彼此也是互惠互利的实在;
可她这位养母,嘴里天天挂着“为你好”的真心,却连半点为她争一争的勇气都没有,更是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安稳”,她倒觉得莞娘娘的“争”更实在些——
至少那样,她还能看见点不被送去和亲的希望,而不是困在敬嫔的保护里,等着将来被当作礼物送出去。
若敬嫔知道淑和此刻的心思,怕是要气个倒仰。
说到底,她们这对养母女,终究是段孽缘,而真正该收养淑和的也当是甄嬛才对。
而甄嬛这边,也早已憋了满肚子火。她先前为了给敬嫔争这个女儿,又是被皇上斥责,又是降了位分,
更还落了个不慈的名声,可到头来竟换得这般对待。
一路上她一言不发,刚回碎玉轩就打发了所有人,对着崔槿汐便发了火:“她这算什么?
我算看明白了,她为何在宫里不得人待见,这宫里人的眼光真是半点都没错!
就她这样,只会躲在后面说漂亮话,半点用都没有,谁乐意同她相交?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选了帮她!”
崔槿汐今日也被敬嫔的做派气着,可身为奴婢,终究不能火上浇油,只能温声劝道:
“小主别气坏了身子,至少淑和公主是个聪明孩子,还懂得感恩。”
提起淑和,甄嬛的脸色稍缓,语气里添了几分惋惜:
“是啊,淑和这孩子是真好,机灵又通透,跟着敬嫔实在是可惜了。”
她顿了顿,眼神渐渐冷了下来,“既然敬嫔这般不识抬举,往后我也不必再同她掏心掏肺。
这样的盟友,半点用处没有,反倒惹来一堆麻烦。皇上先前或许还觉得我在宫里孤立无援,如今倒好。”
她攥紧了帕子,语气里满是决绝:“说到底,是她先不守承诺,往后也别怪我不讲情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