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最后的一组镜头是叶辰和姚建萍女士合作绣一幅作品。
《云天收夏—木叶动秋》
作品延续宋代青绿山水如《千里江山图》的“三远”构图法(高远、深远、平远),以全景式视角展现层峦叠嶂、飞瀑湍流、木桥人物的东方山水意境。
前景以湍流、木桥为焦点,中景以青绿山石与红枫、翠柏形成色彩层次,远景以淡赭色天空留白,营造“移步换景”的空间韵律,呼应了传统山水“可游可居”的诗意追求。
点景人物白衣高士与童子的比例虽小,却通过姿态与衣纹的精细绣制,成为画面“画眼”,暗合宋代文人画“以人点景,以景抒怀”的审美意趣。
苏绣皇后姚女士独创的“融针绣”与“韵光绣”在此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他也向姚女士学了这两种技术,但叶辰此刻还是像一个新兵蛋子。
因为她还自创了〖细乱针法〗,〖压光绣〗。
这不是用时间磨出来的,这是天赋。
现成的技术大多数可以花时间练习出来。
而自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叶辰就自创不了,当初副本里,针神沈寿师父是不收他的。
要不是叶某人日积月累,日复一日的重开,最后沈师父一时间惊为天人后才收了叶辰。
那针扎得叶辰滴手哟,真滴红。
。。。。。。
“小王子,没想到纪录片拍的这么顺利,辛苦你跑来苏洲一趟,刚当父亲就忙着工作。。。实在是不好意思。”
“没事,也没耽搁几天。。。额还有,我的苏绣刺绣工坊需要的绣娘帮我挑好了吗?大秀结束后我要把她们接去巴黎了。”
叶辰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
姚女士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叶辰捡了便宜。。。嗯,有点过意不去,但是都跟自己的钱去说吧!
叶某人发的工资那可是相当诱惑人滴。
姚建萍听完,手指在八仙桌沿上敲了两下,转身从里屋的抽屉里拿出个蓝色封皮的笔记本。
她翻开本子,指尖停在几行钢笔字上:“挑好了,共十个,都是跟了我五年以上的,劈丝,配色,针法都稳。”
叶辰凑过去看,本子上记着每个绣娘的名字、年龄,还有擅长的绣法——有的专绣草木,有的拿手人物衣纹。
“最底下这个,叫林小梅,今年二十三岁,学‘融针绣’最快,就是家里有个生病的母亲,前几天还问我,去巴黎能不能常打电话。”
“病了呀?好说,我公司有这方面的员工福利,实在不行去国外医,费用我全包。”
姚女士抬眼看了叶辰一下,又翻了一页:“小王子,你真是一个好人。。。。。。还有个事,她们的护照没全办好,办护照得回老家派出所,有三个是其他县城的,得回去开证明。。。。。。”
下午,姚女士带叶辰去了绣坊。绣坊在巷子的平房,每间房里都摆着四五个木架,绣娘们正坐着绣绷子。见姚建萍和叶辰进来,都停下手里的针。
“小王子哎,听说纪录片已经拍完,他马上要回山城了。”
“真的好优雅,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