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txt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晶圆厂和光刻机厂建立(第2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晶圆厂和光刻机厂建立(第2页)

“陈默,北京那边的行程安排好了吗?”在秦峰离开后,严飞转身看向陈默。

助理陈默迅速回应:“已经安排妥当,老板!第一位是张振华老先生,原中芯国际的元老,75岁,退休在家五年了;第二位是李爱娟教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退休的博导,今年68岁;第三位是赵东升工程师,曾在ASmL工作过,后来回国,现在62岁,据说身体不太好,在家休养。”

严飞点点头,沉声说道:“这三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张老的产业经验,李教授的学术功底,赵工的海外技术背景,缺了谁,咱们这晶圆厂和光刻机厂都玩不转。”

北京,海淀区一个老旧的单元楼里,严飞敲响了张振华家的门。

开门的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手里还拿着份报纸,笑着问道:“你找谁?”

“张老您好,我是严飞,从深安来的,想跟您聊聊晶圆厂的事。”严飞恭敬地递上名片。

张振华眯眼看了看,语气平淡:“退休多年,不问世事,你请回吧。”

严飞没有退缩,笑着说道:“张老,我知道您曾主导建设国内第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如今我们想自己做光刻机,造晶圆厂,不再受制于人,这事,没您这样的老将坐镇,成不了。”

老人沉默片刻,最终让开门,“进来说吧。”

客厅简朴,墙上挂着几张旧照片,记录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沧桑。

严飞没有绕弯子,直接摊开计划书和资金证明,沉声说道:“我们一期投入35亿,二期预留50亿,土地和政策都批了,只缺一个掌舵人。”

张振华翻看着计划书,手指微微颤抖道:“年轻人,你知道这有多难吗?当年我们拼尽全力,还是落后国际十几年,现在你们凭什么?”

“凭我们敢砸钱,敢拼命,更凭现在国内市场和国家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严飞语气诚恳道:“我们不求一步登天,但求脚踏实地,从成熟工艺做起,一步步追。”

张老长叹一声,眼中泛起泪光,坚定地说道:“我这一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件事,好,我跟你去深安,不过光我一个不够,你得把李爱娟和赵东升也请来。”

次日,严飞来到清华大学附近的教职工小区。

李爱娟教授比想象中更显年轻,戴着金丝眼镜,气质优雅。

她正在院子里浇花,听到严飞的来意后,微微一笑:“小严啊,我退休后带带孙子,写写毛笔字,很惬意,为什么还要去折腾呢?”

严飞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份名单,微笑道:“李教授,这是我们从各大高校招募的应届微电子专业毕业生名单,一共127人,他们满腔热血,但需要一位像您这样的导师,我们不仅建厂,还要建研究院,培养自己的人。”

李爱娟接过名单,仔细翻阅,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沉声说道:“都是好苗子……可惜国内产业环境不好,很多人毕业后都转行了。”

“所以我们更得做成功,给他们留下。”严飞趁热打铁道:“研究院由您全权负责,学术和研发您说了算,经费不限。”

李教授放下花洒,望向远方,许久后沉声道:“什么时候出发?”

北京郊区的疗养院里。

严飞见到赵东升时,他正坐在轮椅上晒太阳,脸色苍白。

“赵工,我是严飞,为光刻机项目而来。”

赵东升苦笑道:“小严啊,你看我这身体,还能折腾吗?当年在ASmL,我就落下一身病,回国后更是……唉。”

严飞蹲下身,平视对方,郑重地说道:“赵工,我不跟您谈理想,只谈现实,我们已和德国、日本几家精密机械企业达成合作,引入了最先进的双工件台和光学系统技术,但如何整合、如何调试,需要您这样的专家。”

他拿出另一份文件,继续说道:“这是为您安排的医疗团队,常驻深安,由协和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您的家人我们也一并安排工作和住房,您只需要指导,不需要亲力亲为。”

赵东升怔住了,良久才开口:“你们……真的做到这一步了?”

“因为这事值得。”严飞语气斩钉截铁。

赵东升缓缓伸出手:“把合同拿来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