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强硬的态度让老朱也无可奈何。
父母经常会用掐断孩子的经济来源以此来让孩子听话,千百年来大都如此,在新世纪是这样,在几百年前的大明也是如此。
老朱用这一套就用的十分顺溜。
只是这会儿朱橚手头有着十六万两银子后,老朱发现自己已经对朱橚无计可施了。
当然,如果老朱硬来也是可以的,但老朱也是要脸的。
嗯。。。。至少在朝堂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会儿的老朱还要点脸面。
以大欺小的事情,暂且不会干的太过分。
更何况在老朱看来,这十六万两既然已经到了朱橚的手里,那就是和到了自己手里无异,无非就是多花费些时间,多想一些法子把这些钱掏出来。。。。
朱橚提出的大明建国以来第一次商贾座谈会虽然是大事,可也是相对而言。
倘若是放到这朝堂之上,这事情,很大,却也算不得太大。
也就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插曲。
很快,朝会就稳步推行,开始了其他的议题。
北边的元朝残党依旧虎视眈眈。
大明境内还有一些元朝余孽,需要围剿。
元朝丞相兼丞相王保保又带兵偷袭了明军,让明君损失不小。。。。
困兽犹斗,威力依旧十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老朱拍板,又从国库给各地军队调去了不少的粮饷,说到这些的时候,户部尚书张贺年老张同志和大明皇帝朱重八老朱头,两人频频侧目,说两句话就看一会儿朱橚,说一阵就关切地问候两句,询问朱橚的看法。
朱橚心里自是晓得自己老爹和这户部尚书老张的心思,没别的,主打一个装死。
想从咱手里头掏银子?
想都别想!
不是朱橚吝啬,实在是这些钱朱橚留着有大用。
他心中宏达的计划,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玩意儿说出来,指定会被人当成疯子,就算不被当成疯子,也只会被当成孩童的玩笑话。
更何况大明本就有自己发展的轨迹,自己要做的是给大明这个原本就行驶在正轨上的火车换上一个更强的动力装置!
虽然现在的大明很难,各地都要用钱,都缺钱,可朱橚知道,这些情况哪怕没有自己出手,按照历史的走向,也都能一步步解决。
而自己要做的,比这些要难得多!
这十六万两虽然不少,可要是放到整个大明各处缺银子的地方去用,水花都打不起一个。
扔进去都听不见个响声。
可要是留在自己的手里。
这就不是一个十六万两,而是十个,百个!
钱生钱的第一要点就是,得有基础的本钱!
无论是大买卖还是小生意,第一桶金永远是最难的。
老朱和老张见点不出银子,也没有强求,朝堂议题继续推进。
从远超余孽,草原民族的威胁,到了各地盗匪横行。
乱世必出盗匪。
大明刚建国没两年,元朝末年的动乱影响力依旧庞大,滋生的盗匪各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