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研究西方美术史,尤其痴迷巴洛克时期的宗教画。
"
她忽然笑起来,左眼角那颗淡褐色的泪痣随之微微颤动,像古籍上不小心溅落的墨点,给这张清丽的脸平添几分生动。
钢笔在她指间转了个漂亮的弧线,银色的笔身在阳光下闪了闪。
"
我本来央美、国美都考上了。
"
她托着腮看向窗外,梧桐叶的影子在她脸上摇曳。
"
可惜复旦没有纯艺专业"
尾音拖得很长,带着十八岁少女特有的、甜蜜的惆怅。
忽然耸耸肩,她翻开国际金融的课本,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里,偶尔会冒出几笔速写——
某页边角画着授课教授的漫画像,另一页的公式间隙藏着朵绽放的玫瑰。
"
所以折中选了国际金融——"
钢笔尖在某道期权定价模型上点了点,她狡黠地眨眨眼:
"
好歹能去苏富比拍卖行混饭吃,说不定还能把爸爸念叨的《圣母升天》真迹买回家。
"
午后的阳光穿过图书馆的落地窗,在黄亦玫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
她的皮肤在光线下近乎透明,能看清脸颊上细小的绒毛,睫毛投下的阴影随着眨眼轻轻颤动,像蝴蝶振翅。
¢衫叶屋·~已¨发?布最?薪′蟑结′
张小天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侧颜,记忆与现实在这一刻重叠——
就是她。
那个在荧幕上鲜活过的黄亦玫,此刻正真实地坐在自己面前。
书香门第温养出的从容气度,艺术天赋赋予的灵动神采,还有那种——
看似温婉如水,实则暗藏棱角的倔强。
她低头写字时垂落的发丝,思考时无意识轻咬笔帽的小动作,甚至辩论到兴起时微微抬起的下巴
每一个细节,都与记忆中的影像严丝合缝。
但眼前这个黄亦玫,又比剧中多了些什么。
或许是当她谈论天体物理时,眼中闪烁的理性光芒;
或许是她在草稿纸上随手画下的,那些充满数学美感的函数曲线;
又或许,只是此刻阳光正好,而她恰好转过脸,对他展露了一个剧中从未有过的、带着狡黠的笑容:
"
发什么呆?我的咖啡杯都空了。
"
图书馆外的咖啡馆,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桌面上。
黄亦玫轻轻搅动着杯中的拿铁,奶泡在深褐色的咖啡上缓缓旋转,形成一个短暂的漩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