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出自杜甫的诗词,还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是出自杜甫!”
这些诗词算不上出名,甚至也没能登上教科书。
学生们不解的看向了林闲。
“这其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说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下山,成为了丞相,诸葛亮本就是淡泊名利之人,又怎么可能会为了区区权势谋权篡位!”
这简直就是对诸葛亮最大的误解!
“而那些被杀之人也全部都是在诸葛亮死后,才冒出来和刘婵说了诸葛亮的废话!”
“若是诸葛亮还活着,你也可以问问这些群臣,敢不敢说这种话!”
这,听起来有点道理,可感觉也不是这么回事啊!
众人努力的搜刮肚子里面的理解,想要去辩驳林闲这句话。
宋薇毫不气馁道:“可,刘婵的确成为了诸葛亮的傀儡,一切的朝政都是听从诸葛亮的处理来的,这就是一种证明,垂帘当政!”
“那你们的课本中总是有出师表这首诗的吧!”
林闲缓缓将出师表这首诗给念了出来。
这首诗自然也不在教材上。
除了一些感兴趣的阅读过,其他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首诗。
“这首诗是诸葛亮在死之前给刘婵留下来的,刘婵也是靠着出师表运用人才,守住了几十年的江山。”
刘婵的确是没有太多为帝王的天分,但是,他好就好在听话!
之前,听刘备的话,现在听相父的话。
“三国从来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
原本教室之中掀翻天的讨论声在这一刻也消停了不少。
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林闲的讲解,这是颠覆他们曾经认知的历史。
老师们甚至拿出了笔记,将林闲所提到的一些著作都给记载下来。
“若是这些都能够被证实,哪怕是要变天了!”
王老师叹了一口气,并非是在反对林闲,而是感叹着自己之前学习到的那些知识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