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人来到了襄阳城东门。
戏志才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
看了一眼地上的刘表,戏志才将信件打开。
里面是陈皓的字。
陈皓的字十分好辨认。
因为那是来自千年之后的宋体。
“燕王有令,以王公之礼厚葬刘表,其家人送往洛阳。”
“蔡氏有功于社稷,蔡瑁领荆州刺史一职。”
“蒯良为襄阳太守,蒯越入洛阳为官。”
“荆州各地官员各司其职,官职不变,至于之前反抗朝廷一事燕王决定不再追究!”
戏志才念完信上的内容之后,便看向了跪在城门前的众多荆州官员。
“叩谢燕王殿下大恩!”
“叩谢燕王殿下大恩!”
上百名荆州官员如释重负。
之前为什么这些人没有投降。
是因为他们怕啊,怕陈皓得了荆州之后就开始大清洗。
没想到的是,陈皓非但没有清洗众人的打算,而且连众人的官职都没有动。
不过受益最大的这一点竟然是蔡氏,很多人都没有想通究竟是为什么。
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傻子。
蒯良还有蒯越兄弟两人看着蔡瑁的眼神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一直以来,蒯良还有蒯越兄弟都有些看不起蔡瑁。
认为蔡瑁的才学一般,能在荆州有如此的地位,那是因为他蔡瑁的妹妹成了刘表的妻子,成为了外戚的身份。
可是这一次,两兄弟不禁要另眼相看了。
蔡氏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好处,肯定不是一种巧合。
兄弟俩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南阳之战。
南阳之战,荆州派往了南阳数万兵马支援。
而袁术本身也有数万大军。
死守南阳的话,或许都能将陈皓拖垮。
而且当时好像并没有听说陈皓有这种厉害的武器。
可南阳还是失手了。
究其原因,当初说是因为刘表的外甥殴打属下黄忠,黄忠气不过之后开城投降。
当时来看的话这其中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黄忠是真的投降到了陈皓那里去了。
可是现在在看得话,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当初领兵去南阳的主要将领是蔡瑁,而当时刘表的外甥张允只是副将。
有没有可能是在此之前很久蔡瑁就已经和陈皓取得了联系。
而南阳那一出戏本来就是陈皓和蔡瑁提前约定好的?